中国企业债出现大量违约,外资银行称达到“史无前例”水平。(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19年8月21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会议上表示,把握好处置风险力度避免企业出现大规模违约。中国企业债出现大量违约,外资银行称达到“史无前例”水平。
8月20日,据中国官媒《新华网》报道,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举办的《资管行业未来市场格局与业务模式研究》报告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风险可分为资源错配的风险、期限错配的风险、刚性兑付的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系统性风险的隐患。
肖钢认为,过去几年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给国有企业比较多,而民营企业融资、中小企业融资大多是从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渠道来的。切断了这类资金来源以后,使得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凸显出来。在去年以来到今年上半年,整个的信用环境趋紧,特别是2018年的下半年,社会融资总额骤然下降,直接对基建投资、经济增长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进而又对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了冲击和波动。
肖钢建议从三方面防止风险爆发:
第一,要实现金融供给的平稳接替,确保各项业务和产品不发生骤然式、断崖式下降;第二,要确保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第三,避免地方政府、中小银行和企业出现大规模的、大面积的违约事件。
天风证券孙彬彬团队8月1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信用债市场违约依然频发,民企信用风险持续暴露。2018年违约率有明显上升,而从2019年的情况来看,截止至7月末,违约率也已达到了较高水平。违约主体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在全部违约主体中的占比高达91.41%。主体行业分布较分散,相对集中于综合、化工、建筑装饰及商业贸易行业。
过往数据表明,2018年,无论是以美元还是人民币计价的中国企业债均出现大量违约。专家认为,对于债务水平已经很高的中国来说,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据新加坡DBS银行2月份报告显示,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务违约增至“史无前例”的1196亿元人民币,是2017年的四倍还多。
日本野村银行估算的金额甚至更高,它认为2018年,中国在岸债券——或者说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的违约量已达1596亿元,比2017年违约量的4倍还多。
中国企业发行的以美元计价的债务也出现相同趋势。野村表示,2018年,此类债务的违约量达到70亿美元,而一年前几乎没有。
DBS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企业债券违约潮,这是经济放缓加剧冲击金融市场的新迹象。
DBS银行特别提到房地产业,表示“令人担忧的是,很大一部分借贷是以短期债券的形式出现的”,并补充称,房地产市场放缓加剧了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融资压力。
8月16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回应为何限制房地产企业到海外融资,并表示其风险过高。目前房企海外发债已超万亿,其中绝大部分是美元债,人民币贬值汇兑损失加大,恐有资金链断裂风险。
据澎湃新闻报道,一位房地产机构的分析师说,“借新债还旧债,一直以来都是房企惯用的融资方式,今年也不例外,但高杠杆房企融资成本本身就比较高,融资相对较难。”
事实上,汇兑损失在去年已经发生。例如,当代置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汇兑净亏损为2.05亿元人民币。
Wind数据显示,2019年房企海外债到期规模为237.57亿美元。2020年和2021年,房企海外债到期规模将分别达297.86亿美元、316.38亿美元,房企偿债规模正在逐年走高。
随着官方对境外发债新规的实施,以及人民币汇率“破7”,房企的借新还旧面临更高的成本,更大的不确定性,再融资压力空前加大;不排除会出现更多的美元债务违约。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