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人的“气质”到底从哪里来?(组图)

 2019-07-16 07:5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人的“气质”到底从哪里来?
为什么多读书会成为最好的美容方法呢?因为多读书,同时就会多思考,致使脑细胞活跃,并令眼球转动,灵光闪耀,别有神采。(图片来源:Pixabay)

十优港姐在电台节目中谈论气质。她说有“家底(家里长期积累的财产)”的人较易有气质,因为教育是很奢侈的事,没有经济压力,才能追求精神上的事物。通常去外国读历史、古典、哲学的人,都不会忧柴忧米,否则就会选择读经济、法律、商业等赚钱科目。

把气质和人的“家底”拉在一起,不只新颖,而且错误。

我认为人的气质,和不同人的不同性情、品格等一样,都来自遗传基因,但却不是富有的人这基因特别强大。

就以荀子的说法来做比喻。《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伪”不解虚伪,而解作为。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都是后天培养成的。用来谈气质,近似的推论是:人的气质本来可以有,也可以无,就决定于你后天怎样把它培养。

培养的方法,最主要是读书。苏轼《和董传留别》的首两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虽然过着穿粗丝土布的贫穷生活,但腹有诗书,就会使自己的气质得到了提升,既有光彩,也有自信。相信这说法,就不会相信气质有阶级成份。

“气”怎样会“自华”,或许颇嫌抽象。和苏轼同是宋朝人的黄庭坚说得比较具体:“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何良俊《世说新语补・言语篇》)“言语无味”,是你的谈话内容肤浅,没有吸引人的地方。话说得多,只制造噪音。要靠读书,即是开拓知识领域,合乎正理,使谈话耐听,也增加听者思考空间。至于“面目可憎”,大家的经历应该很多。特别是公众场所的无聊聒噪,看看谈话者七情上面的超强嗓子,怎样美的容貌也会打折扣。有论者谓多读书是女士们最好的面膜,我同意。我甚至认为多读书是最好的美容方法。因为多读书,同时就会多思考。多思考,脑细胞活跃,带来眼球转动,灵光闪耀,别有神采。“水是眼波横”,你说多令人动容?气质,自然存乎其中了。

人的“气质”到底从哪里来?
只要是学问,就有吸引人之处,因为学问是经过精思细审,能提炼出生活智慧。(图片来源:Pixabay)

只要是学问,就有吸引人之处,因为学问是经过精思细审,能提炼出生活智慧。严格的学术训练,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指鹿为马。真诚是做学问者的基本信念,这也是气质。所以气质并非读历史、古典、哲学者的专利,读经济、法律、商业也可有其气质--这是学问的气质、学者的气质。除非你读经济、商业只为学懂炒股、投机;读法律只为追逐钻法例隙子的专业,一切就只为赚钱,那就当作别论。

当然这类争拗,层次还是很低的,就正如你争论林黛玉有气质还是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美国经济学家)有气质一样,没有定论。层次高些,就是要讨论气质怎样用了。人之有气质,其实要植根于正气。这种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公孙丑上》)当中最重要的信念是:这一种气,是要和义与道相配合的,义和道没有了,这气也就没有力量了。其实气质也不外如是,没有道义内涵相配合,只有秀美的容颜,可以霎眼娇,却不耐看。

司马迁在《史记・儒林传》中赞扬公孙弘:“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意指他没有歪曲或违背自己的学识以投世俗的喜好。对于这类秉持个人德性与操守的人,有正确的是非观,说话不会连自己也不相信,不被利欲薰心俗流所埋没的,这些人都配得上有气质。

責任编辑: 倾锋鸣乐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