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困境:金融危机“阴影”再现?(图)
正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德意志银行(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7月11日讯】7月8日,一则短短的消息急速传遍全球,让全球9大投行之一、业界号称“欧洲之高盛”的德意志银行(简称德银)被置于高强度的聚光灯下。这则消息一共三句话,第一句的大意是:如果按买入价计算,德银在衍生品方向的风险敞开高达50万亿美元,已经实际破产;第二句话的大意是:德银与华尔街所有顶级金融公司均有交叉,而目前德银已经剥离750亿欧元的不良资产并当作垃圾处理;第三句话的大意是:现在,全世界鸦雀无声,很像海啸之前的宁静。
这则消息的传出让德银股价暴跌,但纽约金融市场好像并无激烈反应,真是“海啸之前的宁静”吗?
7月10日,我们终于看到了德银对事件的反应。第一,德银就衍生工具敞口发布说明公告: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统计,德银集团衍生工具本金为3310亿欧元;参照美国同业所使用的主净额结算协议,且依循IFRS准则,以净额口径计量,德银的衍生工具交易本金实际为210亿欧元;如主净额结算协议适用且依循IFRS准则,并综合考虑已收质押,以净额口径计量,德银的衍生工具交易本金将由3310亿欧元降至210亿欧元,德银正在积极对冲净持有衍生工具的交易敞口,以进一步降低实际经济风险。
第二,德银7月7日在法兰克福宣布一项大规模重组计划,整个重组费用到2022年底累计将达7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571亿元),在此过程中,德银预计全球裁员约1.8万人。据媒体报道,7日宣布裁员,8日上午10点裁员就开始了,德银伦敦大楼门前,本该是上班的员工改变了走向,黯然地抱着纸盒,一个接一个的走出德银大厦。上午11点,他们进入大厦的通行证失效。
德银冗员问题业界早有诟病。资料显示,2019年一季度,德银的员工9.14万人,净收入71.18亿美元,人均净利润仅为2210美元。相较于美国高盛,员工人数只有3.59万人,净收入88.1亿美元,人均净利润6.93万美元。还有一个被业界长期诟病的问题就是衍生品交易规模过大的问题。2013年,摩根大通指出德银衍生品交易规模顶峰时超过7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几乎是德国GDP的20倍。但时任德银首席风险官的Stuart Lewis却不以为然,他表示:“德银衍生品风险被过分夸大”。他说:46万亿美元衍生品交易规模看上去很庞大,但这只是名义上的合约价值,而其真实净敞口不过410亿欧元。
目前,德银已宣布将逐步退出全球股票销售和交易业务。而这次,由于重组带来的额外支出,德银预计第二季度税后利润将是亏损28亿欧元。按计划,德银二季度财报将于7月24日正式公布。
德银的公告和行动似乎并未找回同行的“充分信任”,华尔街更是对“重组结果”忧心忡忡。美银美林指出,尽管德银的重组计划“雄心勃勃”,但仍有很多问题未得解答;摩根大通认为,德银需要解答的问题包括执行方面是否可信、营收增长的细节和理由、重组后员工是否有动力重新争取固定收益市场份额以及是否有能力在没有欧洲股票业务的情况下经营企业特许业务;花旗在其研究报告中将德银重组计划称为“乐观目标”,并给予其“高风险”评级,股价6欧元目标;美银美林则维持德银跑输大盘评级。
其实,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德银的表现一直差强人意,好像根本缓不过气来。而现在更是有些被“群殴”的味道。那德银资产质量到底如何?据德银2018年报,德银被市场诟病的衍生品产品名义价值仅为3200亿欧元,不到43.5万亿欧元——市场传闻的一个零头,而其最大的几块业务分别为房屋抵押贷款、财富管理、商业贷款、消费金融等。到底咋回事?说不清,但有一点说的清,金融巨无霸们的资产负债表非常复杂,金融危机期间,有些大银行的CEO甚至会说“我都看不懂我们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德银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雷曼兄弟”?目前看还不至于。第一,截至2018年底,德银的普通一级股权资本充足率高达13.6%,不仅可以满足监管规定,而且也达到自律性的长期目标;第二,德银重组已经开始了,按计划,2022年之前,德银将通过剥离“不需要的资产”,并将核心收入提高10%至250亿欧元(280亿美元);第三,德银“断臂求生”的大规模裁员开启,这将为德银带来降低成本的未来;第四,当年花旗银行和雷曼兄弟一样陷入困境,但美国政府的救助使花旗银行起死回生,如果德银——德国最大的综合性金融集团真出大问题,相信德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管;第五,德银的问题或许没有传说般严重,而且它的生死也会严重牵连华尔街的安危,唇亡齿寒的道理也许会让华尔街助力德银。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