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新生精神康复会公布调查报告,发现香港约25%在职者有焦虑及抑郁症状,精神健康响起警号。(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8年6月22日讯】(看中国记者钟灵综合报导)香港中文大学新生精神康复会委讬调查机构,在去年底为超过1000名在职成年人的精神及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约1/4(24.3%)受访者有抑郁及焦虑症状,以29岁以下年轻人情况最为严重。调查也发现,近半受访者面对情绪困扰时,都不会主动求助。
《明报》报导,1008名受访者中,有24.3%受访者表示自己在2周内曾经历抑郁及焦虑症状;而当被问到是否感到生活丰盛,例如是否有人生目标、身边有人支持、对生活投入兴趣等问题时,29岁以下年轻人的满意度较其他年龄群组更低;而46.2%受访者表示,当面对情绪压力,并不会主动求助,更有23.1%受访者表示完全不会求助。
中大心理学系教授麦颖思表示,年轻人的焦虑或抑郁症状可能与未能适应职场环境有关,例如从事低层或前线工作,对工作掌控感低,工作面对挑战大,建议上司应该多支援新入职的年轻人。
香港人的精神压力真的只是因为公司的支援不够吗?
有港民指出,自己最大的压力来自高昂物价,以及“永远都追不上的楼价水平”、“一屋难求”;也有港民指出,香港人在高压下精神紧张,使职场风气更坏,包括有“你的薪资包括了被老板发泄”等歪理出现,“怎么可能不抑郁?”
港府统计处今年1月公布最新数据,根据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估计香港约有9.27万个㓥房,有近21万人居住其中。然而值得留意的是,居住㓥房中有超过5000人是经理、行政级人员甚至专业人员,而㓥房居住者中约30%是25岁以下的青年。反映居住㓥房的社会阶层正在扩大,而㓥房作为香港最廉租的房屋类型,其租金一再上涨,使基层市民越来越难负担,也对基层、尤其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构成严重负担。
明爱社区发展服务去年10月发表调查报告,调查发现租金压力及不良居住环境已经对基层租户构成情绪及健康危机,当中45.5%租户出现抑郁症倾向、44.1%出现焦虑症倾向。他们居住在狭小、潮湿的空间,伴有鼠患、共用厨厕等问题,这些出租房屋租金过高,且租户的水电费按照房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计算,使他们终日惶惶不安,担心出现突发事故,以及未能及时交租,对租户的精神及情绪造成极大影响。
报告指出,香港基层人士住屋租金占收入比例中位数高达34.5%,高于租金可负担能力的国际水平。报告显示,有45.5%受访人士出现抑郁症倾向,显示居住环境及租金水平已经对香港人构成严重精神压力。
多年来民间团体均指出香港公营房屋供应不足,基层市民生活压力百上加斤。(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而中产人士亦不见得过得比基层好。香港市区楼房目前每平方呎价格已经超越2万港元,购买房产意味着薪资的大部分都得用于还房贷,每月房贷动辄需要4万元,对中产家庭也构成很大压力,必须确保自己的工作不能丢,才能供得起房子。
目前一个香港青年如果从18岁开始申请福利型的公营房屋,由于供应不足,一般没有特殊情况需要等候32年才能住上。
统计处公布的另一项数据显示,香港约有250户家庭,而居所则有270万个,轮候公屋的家庭却多达80万户。港媒曾形容,有关数据反映港府房屋政策错配。联合国早于1991年提出,住屋是基本人权,政府需要提供稳定、有基本设施、可负担、适合居住及确保每个人都有公平住屋机会的环境,然而港府目前的房屋政策正在与该理念背道而驰,在与商界的“紧密合作”中,将房屋沦为谋财商品。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