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要警惕罹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高血压(Hypertension),或称为动脉高血压(Arterial hypertension),是动脉血压升高的慢性病。血压有收缩压与舒张压,心脏收缩(systole)与舒张(diastole)时的血压。正常收缩压90~110mmHg,舒张压60~90mmHg。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时则为高血压。
高血压约90~95%为原发性高血压,没有明显病因,其余由肾脏、血管、心脏或内分泌系统的其他病症引发,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风、心肌梗塞、心衰竭、动脉瘤及其他动脉疾病重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慢性肾病的原因之一。改变饮食及生活方式可以改善血压状况,但若效用不佳,则需要药物控制。
高血压少有症状,通常是体检或是寻求解决其他健康问题时发现。一些高血压患者有头痛,尤其是后脑杓痛,或早上头痛,并有眩晕、耳鸣、视觉异常等。若用眼底镜检查检查眼底时,检测到视网膜病变,应怀疑高血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可分为一期到四期,眼底镜结果也可推断高血压的时间长短。
一些肾脏或内分泌疾病可引起高血压,如内分泌疾病引发胸腹部肥胖、葡萄糖不耐受、满月脸、水牛肩,以及紫色皮纹等库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的症状。变化很大的头痛、心悸、出汗的高血压应马上怀疑是否患有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引起的高血压。
极严重的血压升高,收缩压大于180 mmHg,或舒张压大于110 mmHg,称为高血压危像,并发中风的风险很高。高血压危像不一定有症状,但比较容易出现头痛及头晕。
严重的血压升高引起器官损害,称为“高血压急症”。损害可能出现高血压脑病,即脑部肿大引起的头痛和意识状态改变,意识模糊、嗜睡等。其他高血压急症包括视网膜视神经乳头水肿、眼底出血、眼底渗出、心肌梗塞、主动脉剥离、肺水肿咳嗽等,急性肾损伤、溶血性贫血也可能出现。此时,应快速降压停止器官的损害,要在一、两天内将血压降低。
妊娠高血压可能是妊娠毒血症的预兆。妊娠毒血症的诊断包括血压增高和尿蛋白的出现,常见是头痛、视觉障碍、呕吐、上腹疼痛和水肿。子痫(Eclampsia)是妊娠毒血症而产生的癫痫症状。妊娠毒血症有时会演变为子痫的致命病况,出现急性高血压,与严重并发症,包括视力丧失、脑水肿、癫痫、肾衰竭、肺水肿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简称DIC)。
预防高血压首先要控制体重,BMI维持在20~25,钠的摄取量减少,定期运动,快走每天至少30分钟,最好不要喝酒,水果和蔬菜多吃一点,这样可使血压控制达到更好的效果。
高血压的西医治疗,第一线药是钙离子阻断剂(CCB),年轻人可用血管增压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作为首选初期治疗方法。第二线可用β-阻断剂,利尿剂,α-阻断剂等。
中医将高血压归在头痛、眩晕的范畴,认为高血压是以阴阳失调、肝肾阴虚为基本病机,肝阳上亢而出现头痛、头胀,上盛下虚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问题。后期阴阳两虚,出现心悸、气促、水肿等问题。
高血压若为肝炎上亢型,出现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干口苦,可用泻火熄风、平肝潜阳的方法,常用药有如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白芍等。若为阴虚阳亢型,出现眩晕、头痛、耳鸣健忘、心烦少寐、腰膝酸软,可用滋阴的方法降压,常用药有如生地、钩藤、白芍、天麻等。若为阴阳两虚型,除了头晕头痛、耳鸣健忘之外,还出现心悸气短、腰腿酸软、夜尿浮肿等问题,可用养阴助阳、柔肝息风的方法,常用药有如生地、山药、山茱萸、附子、白芍、肉桂、牡丹皮等。
调整阴阳是治疗高血压的基本原则,单味降压中药也颇多,如防己、白芍、钩藤、葛根、天麻、杜仲、丹皮、夏枯草、地龙等,都可随证选用。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