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数百万人心律不整,此问题占突发性心跳停止的80%。(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广义的心律不整,即心律异常,包含心跳不规则、过快、过慢等,其中心搏过速(频脉)是指心跳每分钟大于100下,心搏过缓(缓脉)是指心跳每分钟低于60下。
心律不整很多是没有感觉的,有感觉的话,大部分是心悸,或是心跳暂停的感觉,严重的会导致眩晕、昏厥、呼吸困难、胸痛等等。有些严重的心律不整,会导致中风、心脏衰竭等,甚至心跳骤停、猝死、休克等等。
西医治疗
大部分心律不整都可治疗,包括药物、置放心律调节器、手术等等。心搏过速治疗药物包括β-阻断剂(Propranolol(Inderal®))、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普鲁卡因胺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能够阻断钠通道,抑制钠离子(Na+)内流,从而延长心脏动作电位,使传导变慢。普鲁卡因胺长期使用有较明显的副作用。
心律调节器通常用在药物治疗无效的心搏过缓病患。抗凝血剂用在某些心律不规则(如心房颤动),可降低中风等并发症的风险。危及生命的心律不整需要紧急电击治疗,包括整流(Cardioversion)及去颤(defibrillation)两种。
还有一种抗心律不整药物,阻断K+通道,抗纤维颤动,如Amiodarone、Bretylium、Sotalol、Dofetilide、Ibutilide等等,可减少K+流至细胞外,干扰心肌再极化作用,延长有效不反应期,延长动作电位。
Ca2+通道阻断剂亦能治疗心律不整,减少Ca2+流入心肌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抑制动作电位,延长有效不反应期,降低房室传导速度,扩张血管,常用药物有如Verapamil、Diltiazem。
心律不整常由以下原因引起,如新陈代谢异常、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情绪激动、心脏病、药物、咖啡因、尼古丁、酒精等。
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不整的诱发因素;心律不整虽多见于心脏病患者,也常于麻醉、手术中或手术后出现。
全世界有数百万人有心律不整的问题。因心律不整而导致突发性心跳停止的案例占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半死亡原因,及全球死亡原因的15%,其中,心室心律不整(Ventricular arrhythmia)占突发性心跳停止的80%,以年长者较普遍。
中医治疗
心律不整要从脾胃论治。
心属火,脾胃属土,二者之间存在着火土相生的母子关系,相互滋生,“子能令母虚,母能令子实”。“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衰则诸病丛生,心气、心血失养,故有“心胃同病”之说。对于心脏病,一定要调理脾胃,切忌膏梁厚味、勿令过饥过饱,即便心力衰竭,也不忘健脾和胃导滞,远比心病只从心来治效果高得多。
脾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功能失调,饮食精微不化,或聚而生浊,或为湿热,或为痰湿,浊痰交织,滞而化癖,所谓“痰湿阻滞心脉”的胸痹证。
窦性心跳过缓(Sinus Bradycardia),中医认为,脉数属热,脉迟属寒,心跳每分钟60次以下,平时有运动的人,心脏只要跳动40~60次,便可维持正常血液循环,这是运动的好处,若心跳每分钟30次以下,通常代表心脏传导异常,需请医师检查。一般心跳过缓,可用党参、附子、干姜、茯苓、甘草、山药等温阳复脉。
窦性心跳过速(Sinus Tachycardia),心跳每分钟在100~150次,通常与生理改变有关,如运动,体温上升(发烧)、紧张、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治疗潜在疾病,心跳自会恢复,若无特殊原因,需滋阴降火,常用药物有如生地、玄参、麦冬、枸杞、酸枣仁、石斛、玉竹、知母等,若急躁易怒,可加上黄连、栀子等清心泻火。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常常没有感觉,中医可用益气滋阴、养血复脉的方法,让心跳回复正常,常用药有如甘草、人参、桂枝、生姜、阿胶、生地麦冬、麻仁等。
若有心悸、胸闷及头晕的症状,有可能是心律不整,可以进—步了解是否对健康及生命有影响,是否需进—步的检查与治疗。心律不整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心律不整发作时,会令人不舒服,但不会造成生命危险;恶性心律不整发作时,会严重影响心脏血液输出,造成晕厥,甚至死亡,—定要治疗。
—旦确定有心律不整,需了解是否有潜伏的心脏病,以便进一步的了解与治疗。对于烟、酒、咖啡及槟榔,一定要戒除,不要生气,保持乐观、宁静的心境。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