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斌院长】《寿世青编》-养肺说(图)
养肺的重点在于养气,在“善养吾浩然之气”。(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按语:肺主气,养肺在于养气。善养气者,在“善养吾浩然之气”。
肺脏在五脏之中位置最高,覆盖在心脏之上,它是各脏之长。肺藏魄、主气,统领一身之气。《黄帝内经》说:“如果突然失去东西,或所追求之事得到不满足,就会使肺气得不到舒展,气郁生火,因而造成肺叶焦枯、喘息有声。”肺气充满,就不怕天气寒热的变化;若伤了肺气,外邪就容易侵害身体,因而造成身体痿弱的疾病。
所以发怒时气会上逆,欢喜时气会和缓,悲伤时气会消沉,恐惧时气会下陷,惊吓时气会混乱,过劳时会耗气,思虑过度时气会郁结。以上七种危害,都是气机的失衡所导致的。
要培养浩然之气,必须要用先天最纯真、纯善的本性直接去涵养它,而又不能过度地有所作为的去伤害它,那么就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人身之气就能与天地之气合而为一。人身之气若与“道”相符合,则人身之气便可与天地之气相通。古代的圣王在冬至日时闭关(冬至一阳生),是要涵养阴尽阳生的微阳之气;谨慎言语,节制饮食,是要防止气的过度耗损。
说明
肺在五脏的最上端,不只覆盖了心,也覆盖了所有的脏腑,它有抵御外邪侵入身体的作用。肺主一身之气,可调节全身气机,使人体气的生成、运行得以通畅。肺气充足时,抵抗力较好,比较不会因为天气寒热的变化而容易感冒。若肺气损伤,则容易感冒咳嗽。肺气不足时,会有身体痿弱的疾病。
古人在治病、养生时非常重视“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对身体的影响,并且常认为这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以上七情对身体的危害,在于因为情绪的激烈变化造成身体气机的逆乱,使身体的阴阳气血失衡而发生疾病。在学习、探索古人的养生智慧可以发现,古人养生特别重视心性的修养,常强调心境平和的重要性。所谓“心平气和”,内心平静,气才会和顺,身体的气机才会运转顺畅,疾病才容易痊愈,相对地也比较不容易生病。
在这里,《寿世青编》的作者认为,最上乘的养肺气的方法,在于学习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认为:“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说,这种浩然之气是很难说清楚的。这一种气,最盛大也最刚强,用先天最纯真、纯善的本性直接去涵养它,而不过度的有所为地去妨碍它,那么它就会充满在天地之间。这一种气,要和“义”与“道”相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这里的义,当含有仁、义、礼、智、信等以“善”为本性的道德涵义。它是不断努力实践才能产生的。如果自己的内心常不满足于所做之事,它就要萎缩了。要培养浩然之气,在行事上要努力,而且要符合“道”,但不可预期成效;内心不能忘记它,但不可主动助长它。不要像宋国人那样“揠苗助长”,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伤害了它。当人身浩然正气与天地之正气相符时,人身之气就能与天地之气合而为一而相通。
或许读者会觉得很奇怪,养浩然正气与养肺气、养生有何相关?在中国历史上,养浩然正气最有名的佼佼者,唯文天祥莫属。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提到,他以文人孱弱之躯被囚禁于土牢达两年之久,受到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秽气等七种恶气侵染仍能安然无恙,正是因为他涵养“浩然正气”的缘故。而此种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足以与邪气抗衡,是扶持伦常、维系天地的依据。(《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用现代的话来讲,一般人在土牢中遭遇如此七种恶气侵染,早就病死了,文天祥身在牢中两年仍能安然无恙,是因为他“善养吾浩然正气”之故。从这个故事,读者即不难体会“浩然正气”对人身的作用。
既然养气是那么的不容易,那么平时该如何保养呢?《寿世青编》提出:“先王以至日闭关,养其微也;慎言语,节饮食,防其耗也。”“先王以至日闭关”这段话出自《易经》的复卦(地雷复)(《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在中医及中国的养生观点里,非常重视“天人合一”(即人与大自然是相互对应的)。《周易古占筮法》曰:“从卦气来看,复为十一月冬至之卦。阳气在十月坤卦被剥除到尽,为纯阴之卦,冬至十一月时阴气达到顶点,此时既是最冷也是白天最短的时候,这也是阴阳消长的转折点,阳气就是在这最冷的时候返回。从冬至之后也是白天开始渐渐变长。阳气归来,正是复卦的卦义之所在。此时也开始进入另一回合阴阳消长的循环。而冬至时虽然表面上看来是一片死寂,但却是暗藏无限生机。”所以这时要谨慎地温养这初生的一阳之气,不可耗伤。在此时,古代的圣王在冬至之日关闭城门,不接纳商旅,也不巡视邦国。而善于养生的老祖宗们,便懂得在冬至日时闭关。闭关在这里可理解为斋戒、沐浴、清净,万缘放下,什么都不理,就是一种温养的方法,这就好像婴儿刚刚生下来,放在温室里保养。这个时候一阳之气刚来,只宜温养之,像培养幼苗、婴儿一样。那要怎么培养呢?要不增不减,顺其自然。就如孟子所说的“养吾浩然之气”的方法,不可揠苗助长,不能过度帮助它,要让它顺其自然发展。另外还要谨慎言语,节制饮食,以防止气的过度耗损。以上是古人养生智慧的具体作法。
原文
肺者,脏之长也,心之华盖也。其藏魄,其主气,统领一身之气者也。《经》曰:“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充之则耐寒暑,伤之则百邪易侵,随事痿矣。”
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七情之害,皆气主之也。
直养无害,而后得其所以浩然者,天地可塞,人之气与天地之气可一也。道气可配,人之气与天地之气可通也。先王以至日闭关,养其微也;慎言语,节饮食,防其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