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7年6月8日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2017年迄今,中国最惨的投资品种是什么?
除了创业板上的股票,大概就算是遭遇“本命年”的鸡蛋了:目前中国鸡蛋零售价格大概在每斤2.5元(人民币,下同)左右,收购价格则跌破了每斤2元,而每斤鸡蛋的综合生产成本超过3块钱。
每斤2.5元,这基本上是20年前的价格。20年前,中国的广义货币M2存量是9.1万亿元,现在是159.6万亿元。也就是说,中国的货币总量是20年前的17.5倍,而鸡蛋价格则原地不动。
官方央视的一则报道,向我们透露了农村“养鸡大户”的困境:在安徽省肥东县,养殖户赵勇现在的最大心愿就是将自己的4万只母鸡卖出去。4万只母鸡每天至少需要13,000元的饲料,而产下的鸡蛋每天只能卖到2,000多元。这样每天净亏损1,0000元,持续了4个多月,已经花光了赵勇多年的积蓄。赵勇说:能借的银行都借遍了,能借的亲戚朋友也都借遍了,讲实在话现在的心情,想跳楼的心情都有。
安徽省凤台县养鸡协会会长黄萍说:今天的蛋是2.15元/斤,一斤蛋需要的饲料是2.5元左右,下一斤蛋就要亏损0.35元。当然,这里面没有计算人工、水电、储存运输、损耗等成本。
从大连商品交易所鸡蛋主力期货合约的走势,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鸡蛋价格的痛苦挣扎:
大连商品交易所2017年鸡蛋主力期货合约的走势图(网络图片)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鸡蛋价格的低迷?中国鸡蛋的出路在哪里?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第一,中国鸡蛋产量过剩;第二,中国鸡蛋品质普遍不高。
从一个数字,就可以看出中国鸡蛋的过剩程度:中国目前每年鸡蛋产量大概在2,500万吨到2,600万吨左右,是第二大产蛋国美国的4到5倍,中国占全球的产量的40%。而中国的人口只有14亿,大概是70亿全球总人口的20%。
非常简单的数学题:中国人均鸡蛋拥有量是全球的两倍。
有人计算过,中国每10个人有8到9个产蛋的母鸡,而随着技术的提高,每个母鸡每年可以下17到18公斤左右的鸡蛋(你没看错,相当于母鸡体重的N倍),接近世界最高水平。
既然鸡蛋过剩,为什么不出口?
两个原因:第一,鸡蛋是保存期不长、易碎、低货值的产品,长途贩运利润不大;第二,中国鸡蛋品质不高,很难符合国际标准,人家不买。
在商务部网站上,笔者查到一篇转载自近期《新疆日报》的报道,讲述了新疆鸡蛋产业的困境:1、鸡蛋出厂价已经跌破5元/公斤,而成本价在7.5元/公斤,产一吨鸡蛋养鸡场要亏2,500元;2、这几年鸡蛋出口销声匿迹的原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超标,达不到国外的进口标准。想达标,需要改善饲料、养鸡环境和及时淘汰病鸡。
新疆鸡蛋产业的困境,就是中国整个鸡蛋产业的缩影。
可见,中国不仅在钢铁、水泥、煤炭等方面存在过剩产能,还在鸡蛋等养殖业上存在过剩产能。前者,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过分依赖“铁公基+房地产”造成的,是政府管制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造成的;而后者,鸡蛋的过剩,是农民缺乏创业门路造成的。至于鸡蛋价格的周期因素,反而是次要的。
现在,很多鸡蛋养殖户都在怀念2014年的“鸡蛋牛市”,那时鸡蛋价格最高达到过每公斤10.71元,蛋鸡饲养的年利润达到每只30元。你养殖1万只蛋鸡,就可以年获利30万元。
根据“鸡周期”,这一波“蛋贱伤农”之后,蛋鸡数量会大幅下降,一两年之后鸡蛋价格会再次上升。但问题是,如果不解决鸡蛋品质问题、鸡蛋深加工问题,中国鸡蛋产业继续“窝里斗”,牛市之后再次陷入熊市是必然的。
在鸡蛋价格低迷的同时,猪肉价格最近也创出了23个月的新低,如今的价格比2015年6月跌了将近30%。众所周知,中国的CPI是猪决定的,鸡蛋也是重要因素。猪和鸡一生气,“后果很严重”,这CPI看来会继续低迷一段时间。
中国近期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同比涨幅(网络图片)
上图中的蓝线是中国CPI的同比涨幅,2017年2月出现了跳水,虽然4月回升到了1.2%,仍然是通缩的水平。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避免跟美国打贸易战,正在推动市场利率的上升。在这个背景下,CPI低迷将继续。
有了“非正式加息”,再加上鸡蛋和猪肉价格的低迷,看来货币政策继续收紧是困难的。
所以,6月3日上午,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中国寻求‘不紧不松’的货币政策,央行寻求确保基本稳定的流动性。”这句话看来应该是真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