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服用方法对,才能发挥应有疗效(组图)


历代医家对中药汤剂的煎煮、服法十分讲究。

历代医家对中药汤剂的煎煮、服法十分讲究,如《伤寒论》煮“麻黄汤”条云:“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那么,中药该如何正确煎、服呢?

煎药用具:以沙锅、瓦罐为最好,价廉且不会发生化学变化。铁器、铜器则忌用,因铁、铜之物含有鞣质,其中有机酸等成分易于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破坏药物质量,影响疗效。


打开药包、查看先煎、后下的说明。

药物检查:打开药包,将先煎、后下、另炖、冲服的取出放在一边,查看药材是否相符,有无泥块、头发、铁钉等异物,准确无误后倾人容器浸泡。

浸泡:在煎药前先以水质纯净之冷水,加至漫过药面,浸1小时,这样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若加水即煎,药物中某些植物蛋白遇热凝固,有效成分不易渗出,影响疗效。

煎法:一般将先煎药物(如介壳、矿石类——青龙齿、石决明、炙鳖甲、灵磁石、珍珠母、牛角片、代赭石、牡蛎等,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煎出,应打碎先煎)倒入沙锅,加适量冷水,加盖,先以武火,沸后用文火煎半小时;

然后倒人巳浸胀之药材,煎25分钟;之后,加后下药包(如薄荷、砂仁等),煎5分钟。倒出一碗药汁,倾人空热水瓶内,剩余汁渣立即加开水再煎25分钟,倒出药汁加入水瓶内。

煎药时不宜频频揭盖,以防气味走失。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急煎15-20分钟即可;厚味滋补药,文火慢煎30-45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渗出;乌头附子等毒性药,慢火久煎,可减低毒性。某些贵重药(如人参、羚羊角等),为保存吸收有效成分,以另炖饮服为佳。


服药方法至关重要。(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服法:掌握服法至关重要。一般而言,一剂药煎2次,分2-3次服;病情紧急的一次顿服。汤剂宜于温服,发汗解表药除温服外,须温覆避风,得汗止服。药宜饭前或饭后1-2小时服用;滋腻补益药空腹服;安神药睡前服;按时而发、按时而止的发热病人,宜于发热前1-2小时服用;食道癌患者,病位在上,纳食欠畅,宜少量多次频频呼服;腹水患者脘腹撑满,食后尤甚,肝脾两伤,食入运迟,饮药稍多,无以运化吸收,反增胀痞,宜少量多次饮服等等。具体分视病情,适症随服。参三七之类,每天分2次冲服。

服药禁忌:服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因某些食物与药物存在相互作用的问题,如“蜜反生葱”,药中有炙甘草、炙鳌甲等,应避免食葱;

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薄荷忌鳖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等。此外,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腥发之物。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