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是生活中很多人的习惯,耳道中传来的那种酥麻麻的感觉让人通体舒畅,以前老理发师傅都有一手掏耳屎的好功夫。不过,在耳科专家看来,掏耳朵这样的小动作,却隐藏着大风险,如果不是特别需要,还是不要随便挖比较好。
人们掏耳朵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清理耳屎,耳屎在医学上被称作盯聍,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从理论上来讲,人是不用掏耳朵的,因为外耳道内耵聍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而且,耵聍也并非是一无是处的废物,其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防止霉菌等有害菌种感染,并黏住进入耳道的灰尘等,而且耳屎的特殊味道,还可防止小虫接近。
也有不少人掏耳朵是因为外耳道瘙痒,或者干脆是为了享受掏耳朵的快感。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将工具深入耳道挖都容易造成耳道损伤。王武庆解释,耳道皮肤比较娇嫩,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
常掏耳朵还可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反而促进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并且使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还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
另外,由于耳道较深,工具深入耳道后对深浅稍有控制不当就会触及鼓膜。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有0.1毫米。一旦鼓膜被刺破穿孔,人就会失去听力。只有当某些人的耵聍过多,引起耵聍栓塞,堵塞耳道影响听力时,才是真正需要掏耳朵的时候。不过也最好去医院请耳科医生帮忙清理耳道。医生会在耳镜的帮助下,使用甘油将耵聍软化,在不伤害耳道的情况下清理。
无论干耳垢还是油耳垢,平常都不用自行清理。因为不用你请,耳垢自己会进行一场长途旅行。只不过,这是名副其实的“蜗行”。有研究者做过实验,滴了一小滴墨水到外耳道,最终,那滴墨水大约花了6个月到达外耳道口。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