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数据和克强指数相背离处于窘迫境地(图片来源:网络)
【看中国2015年06月01日讯】6月1日,中共政府党报《人民日报》17版以《风向标还灵不灵?》为标题进行特别报道,除了“就业形势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这些一贯歌颂大好形势的官方套话之外,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内容,文章中写道:“铁路货运量、工业用电量等一些传统微观指标不再是衡量经济形势的绝对权威”。
略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人都知道,党报否定的正是构成“克强指数”的相应指标。2007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告诉来访的美国驻华大使,他更喜欢通过三个指标来追踪经济动向:铁路货运量、用电量和银行已放贷款量,以挤掉统计数字的水分。而中国的GDP数字是人造的不可靠,仅供参考
2010年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编辑受李克强谈话启发,将李克强所言的三项指标予以综合,创造出了一个“克强指数”(文章原文http://www.economist.com/node/17681868)。
这有吹捧之意,因为只有对经济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一般才被用其名字命名某某理论、某某指数,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三项指标确实对中国经济的判断提供了参考。对这三个指标进行解读,就会发现工业生产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故而“耗电量”的多少,可以准确反映中国工业生产的活跃度、以及工厂的开工率。
花旗银行在编制时将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各自权重分别设定为40%、25%和35%。花旗银行用它来对比工业企业利润,认为解释能力更强。
而统计局的GDP数据,在传递上已不知经过了多少只手,水分多多真实性因而也就大打折扣。两相比较的结果,人们会舍弃官方的GDP数据,所以分析机构宁愿选择相信私人版本的克强指数。
例如用电量这部分,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用电量数据的波动性强于GDP,因为在经济下行时,对应高耗电的投资就下降很大。比如建材、水泥、钢材等行业耗电量就降了很多;另外一点,在经济下行周期,企业处于去库存化,企业卖的很多产品是以前的库存,所以只会更大压缩当前的生产规模,用电量数据下滑更大。
行业数据也反映出这一点,一季度,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629亿元,同比下降14.48%,主营业务亏损超过110亿元;前4个月,中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6.5%,全社会煤炭库存已持续40个月超过3亿吨。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基础,中国铁路货运量、工业用电量等指标下滑,所反映出来的是工业生产的不景气。5月9日,官方公布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6%,这已经是连续38个月下降,意味着中国工业仍在产能过剩的“泥沼”中挣扎未能摆脱困境。
党报声称:“如何解释铁路货运量、工业用电量持续走弱,而宏观经济依然处于合理区间呢”?其给出的答案是:这种背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党报确实道出了问题的实质:人们如果继续对比克强指数和统计局的数据,那么就会发现两者背离会不断加大,这样统计局处于很窘迫的境地,数据就编不下去了,其每次发布数据之后都遭来一片质疑之声。因为经济不断下滑,统计局还要保证经济数据在“合理”的区间。
而这一周之前的5月25日,党报罕见的在头版头条和二版头条发表了专访“权威人士”的两篇文章,以与“权威人士”问答形式解答中国经济热点话题,引起各方关注。其目地和今天的文章有同样的效果,就是要为下一步经济下滑做出“合理”解释的铺垫。
这名没有透露身份的“权威人士”使得正部级的党报成了连新闻的5W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都不全的媒体。因为“权威人士”和“有关部门”在中国都属于未解之谜,至今无人能晓。
从1946年中共媒体首次使用“权威人士”对外发稿算起,几十年来党报文章中“权威人士”这个词共出现了1770次。“权威人士”配合中共宣传需要始终会存在,今后衡量中国经济的“权威”恐怕只有中共的三大媒体了。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