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给自己争取到一个英文写作的机会—给《纽约时报》的“特约撰稿”写专栏。这些文章不一定发表在《纽约时报》上,但是会和其他作家的专栏文章被《纽约时报》打包卖给国际媒体。
我很兴奋,并且野心勃勃地遐想,也许,我能填补国际上英文媒体中没有中国独立个人声音的缺口。我的第一篇文章想写一个单身妈妈送孩子上学的困难,还用微博在网上采访了很多单身妈妈,结果我要写的主角打退堂鼓了,她儿子的美国签证被拒签,她怕文章登了美国人就更不让她儿子去上学了,也怕万一去不成,国内的学校也不能上了。她拒绝被点名,也不提供她故事中所涉人物的姓名。我搁浅了,凑合交了一稿,被编辑打回来要求“V”所有东西。我这才知道,如果我在文章中说,XXX告诉我ZZZ,《纽约时报》会给XXX打个电话,你确认你跟洪晃说过ZZZ吗?对方确认了,《纽约时报》才放心刊登。这是他们文章加“V”的意思。跟新浪微博有点小区别。
在第一篇文章无法被“V”之后,我的编辑跟我说,最好把焦点放小一点,这样我的文章容易写。我想了想,就写中国媒体吧,毕竟,我是在中国混媒体圈的,也有很多好玩的事情。我选的第一个题目是年初《财新》杂志再次报道的达芬奇故事—揭露了一些中国媒体幕后的故事。我的第一稿被打回来,密密麻麻全是红的,都是要来源的编辑提示。我花了比写稿子长四倍的时间,从网上搜索出来各种资料来源,包括达芬奇的老板娘和当时《京华时报》崔斌的电话录音,央视记者在意大利采访商家的录像等等。结果还不行,因为录音无法证明与达芬奇老板对话的人的确是崔斌,按照老外的规矩,这就不够“V”。我知道《纽约时报》也翻译中国杂志的文章用,我问编辑他们怎么处理,得到答复是,中国文章中有太多不命名的“消息人士”。
哦。
后来这篇文章好像勉强过了,只是最后改得跟稀饭差不多,没料了,我估计真的发表,已经是最冷最冷的新闻冷饭了。
上周碰到《纽约时报》的记者朋友,就是那个写中国媒体给钱就给上“软宣”的记者。我跟他抱怨,说他们家的活儿不拿工资真的耽误不起这种工夫。我要是想写下去,得自己出钱去雇个助手,专门查资料。他笑了,说他自己那篇“软宣”文章写了三年,因为好多东西不能“V”。
哦。
向我组稿的大编辑上周来北京了,我跟她说,我不写了。没法弄。我想写故事,不只是观点,但是真的太麻烦。我没时间跟他们这种外媒折腾,我个人觉得中国人不容易骗,因为我们已经被骗多年,已炼成火眼金睛,什么“度假式治疗”,哼。我们一目了然。外国读者八成还以为去三亚了。大编辑说要坚持。
好吧。
但是我的下篇文章真的没法“V”,我想写微博在中国传递新闻的作用。我现在的作息已经跟微博分不开了,一睁眼,先看看微博上有什么新闻,闭眼前,再看一眼,那iPad就在枕头下面。我老公说如果我这么下去,脑子就被iPad电成浆糊了。但是没办法。估计关心时事的人,早晚脑子会被电成浆糊的。
大编辑说,你还是写吧,我们希望有中国民间的声音,这很重要。你写你的,我们“V”我们的,有人替你去“V”你写的东西,我们雇用了很多新闻学院的在校生,就是去“V”信息的。你不要太在意编辑改你的东西。大编辑说我这个题目太好了,很重要,这正是外国人闹不懂的事情,他们认为中国人很闭塞,自己国家发生的事情都不知道。我告诉她这是很扯的说法,我们什么都知道,就是不能“V”。而他们“V”来“V”去的新闻,八成都是假的。
她说:哦。
所以我还是接着写,可是刚写了一半,发现我在微博上关注的人,有好多消失了。据说是账号被封了,这个消息没有被“V”过。后来又出现了,但是以前发表过的东西已经被洗得干干净净的了。
哎。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