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共贪天之功 白崇禧才是持久战第一人(组图)

 2012-01-12 13:5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5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上将在研究策划对日作战。(网络图片)

中共自起家开始,便制造了无数谎言,流毒甚广,毒害至今。在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时,究竟是谁首先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方针?

抗战期间,拿着国民政府军饷的中共八路军、新四军保存实力,甚少攻打日军,至今也拿不出像样的抗日歼敌成果,反而躲在背后屡屡偷袭围歼抗日国军,招兵买马扩张实力。中共自封“领导全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中流砥柱”,污蔑真正浴血抗日救国救民的蒋介石和国军消极抗战,蒋介石“躲在峨眉山摘桃子”(盗取抗战胜利成果)。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战争爆发之时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军事强国,令美苏英等大国为之担忧。苏共斯大林在“西安事变”中,严令中共毛泽东不得杀害蒋介石,而要毛泽东听从蒋介石领导抗日,实在是因为担忧惧怕强大的日军北上进攻苏联。

白崇禧——中国抗日持久战战略第一人

面对拥有强大陆海空军事实力的日军,制定出真正有效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抗日整体战略,显然对国家存亡、民族安危和抗战全局生死攸关。

如此重大之事,一贯好大喜功的中共当然不会放过染指其中,从中分一杯羹。于是,其喉舌媒体上便充斥着关于抗战的另一大谎言:国军抗日持久战最高战略制定者白崇禧提出的“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思想是因为受到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启发。言外之意,如果没有毛的《论持久战》,没有周恩来将毛著推荐介绍给白崇禧,“小诸葛”纵使再有聪明才智,也难创造出如此高明的十二字战略方针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否!事实真相是: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有着“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才是在全中国率先提出抗日持久战战略方针的第一人,跟中共毛泽东周恩来毫无关系。大陆著名学者杨天石经过多方考证,曾经发表专文说明中共所称实为谬论。

杨天石认为,中共日后凭借投共的李宗仁、白崇禧机要秘书程思远的回忆错误,称白崇禧提出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是因为受到毛泽东1938年5月发表的《论持久战》的启发。但实际上毛的《论持久战》全文完全没有谈到空间、时间、小胜、大胜之间的关系。而且早在1938年2月7日,蒋介石就已采用白崇禧提出的战略思想在武昌发表演讲说:“我们这次抗战,是以广大的土地,来和敌人决胜负;是以众多的人口,来和敌人决生死。本来战争的胜负,就是决定于空间与时间。我们有了敌人一时无法全部占领的广大土地,就此空间的条件,已足以制胜侵略的敌人。”“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抗战必胜的条件与要素》,《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15,《演讲》,第122-123页。)

杨天石的结论是:白崇禧提出的抗战持久战战略方针先于中共毛泽东,国民党的“持久战”思想有自己的独立来源,跟毛泽东周恩来毫无关系。

同一个共谍三套不同说法

除了策动李宗仁投共的程思远为了迎合讨好中共而信口开河之外,中共还有一个所谓的证人谢和赓——周恩来派在蒋介石的头号智囊白崇禧身边做卧底的共谍。

抗战期间,中共打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号,却在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傅作义、胡宗南、孔祥熙等要人身边埋伏多位共谍,刺探情报,伺机图谋发展扩张中共实力。


抗战期间,国军上将,军事家,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将军。(网络图片)

1932年就参加中共的谢和赓,原本只是北平的一介书生,根本没有任何带兵打仗的经历,如何才能掩盖其短,在军事高手如云的李宗仁、白崇禧桂系中站稳脚跟呢?原来,谢和赓仰仗其父跟白崇禧的深厚私交,自己和同学马仲孚(白崇禧内弟)合着出版关于中国经济的著作,又请白崇禧的幕僚参谋刘斐(高级潜伏共谍)作序帮忙,将其几篇论述经济问题的文章呈给李宗仁和白崇禧,求他们加以指正,由此博得李白二人的欣赏和器重,居然当上了白崇禧秘书。

1937年抗战爆发后,谢和赓原本表示自己喜欢延安,意欲投奔延安。但是周恩来指示他说“给白总长当秘书更重要”,于是潜伏在白崇禧身边长期卧底,甚至牺牲了自己的感情,奉中共之命与白崇禧夫人马佩璋的表妹杜荣结婚,博得了白总长的更深信任。后来,谢和赓平步青云,不但当上了白崇禧秘书,还成为蒋介石大本营国防会议秘书、国民党中央军委秘书、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秘书……就这样,谢某利用其特殊身份,把国军高层重要情报,如淞沪战况、冀豫晋前线战况等密报给南京的中共特工头目李克农。由此可见共谍渗透之深,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就是这个谢和赓,倚仗自己曾经是白崇禧秘书的身份,在1991-1992年期间告诉多次前来采访他的香港《大公报》记者说:当年他曾将毛的《论持久战》一书悄悄放在白崇禧的办公桌上,白读了,很赞赏毛的高见,白因此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战略。

同是这个谢某,又声称当年周恩来与白崇禧见面,两人相谈交流甚欢,十分投机,关心抗战的周恩来便乘机告诉白崇禧关于毛的《论持久战》,白获得启发,由此提出了“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战略。

不过,谢某后来又再度改口,称“近年来有人声称白崇禧是在看过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之后才提出抗战战略方针的说法是错误的”。他声称,1937年10月,日军步步逼近首都南京,他总结抗战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写成了一份一万多字的建议书——《全民性全国军事总动员纲要》。蒋介石头号智囊白崇禧对谢某此文大加赞赏,采纳了其中的一些意见,将其总结归纳为“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一时成为抗日名言。

显然,毫无任何军事实战经验的谢某在信口雌黄,伪造历史。那么,中共为何要大力宣扬程思远、谢和赓提供的所谓证据呢?因为白崇禧足智多谋,从早年统一广西、北伐统一全中国一直到抗战期间,立下赫赫战功,威名远扬,被誉为“小诸葛”,就连穷凶极恶的日军也称他为“战神”,将白崇禧列为大日本帝国要消灭的头号“战犯”。而中共毛泽东、周恩来高调宣称英勇抗日,却拿不出来什么像样的抗战功绩,死爱面子的共产党当然要偷天换日,移花接木,将白崇禧和国军的抗战功绩转移到自身,并借“小诸葛”、“战神”的威名抬高毛、周和中共在国民心中的地位。

白崇禧赴南京抗日因受谢之请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最后关头”讲话,号召全民族坚决抗日到底。求贤若渴的蒋介石于8月2日电邀他北伐期间的国军参谋总长白崇禧“共赴国难”。

中共宣称,8月2日,接获蒋介石电邀,白崇禧十分犹豫,众幕僚也反对,谢和赓却十分着急,连夜写了一封长信直呈白崇禧,表示抗日救亡必将成为国家生活中的主题,在这种时候蒋介石不会也不可能一意孤行。建议白崇禧以民族利益为重,迅速赴京。

事实真相却是,自918事变后,白崇禧是全中国最坚决要求抗战的将领,而且李宗仁和他早已经未雨绸缪,励精图治,将广西建设成为闻名中外的“模范省”,并训练了大批军队准备抗战。

8月2日,当接获蒋介石电邀,李宗仁本人及白崇禧的众幕僚和许多亲属均认为早年蒋桂战争旧怨尤在,唯恐白崇禧南京此行不利。除了夫人马佩璋让白崇禧自己决定,其余众人皆反对他入京。有人劝白崇禧在西南自保,让蒋介石好看。然而一贯坚决主张抗日的白崇禧却深明大义,他说:“抗日是两广素来的主张,也是国民一致的要求,于今,抗日时机成熟,正是吾人报效国家之时。如果自己不到南京,不但辜负蒋公之德意,则往昔揭示之抗日口号乃是自欺欺人,必将为国民所唾弃。”

蒋中正特别派出自己的水陆两用座机及驾驶员前来广西接“小诸葛”。白崇禧义无反顾,8月4日从桂林坐上水上飞机就飞往南京水上机场,与蒋中正共赴国难。第二天,日本报纸就以醒目大标题宣布:“战神”莅临南京,中日大战不可避免。

白崇禧抵达南京未足10日,8月13日淞沪大战便爆发。李宗仁、白崇禧在“卢沟桥事变”后的两个月内便在广西装备了四个军,共48个团配备齐全,开赴淞沪会战的前线,其动员之迅速,在国内绝无仅有。这便是李白和广西桂军当年为了民族大义,坚决抗战以救中国四万万同胞的明证。

事实胜于雄辩,中共和谢某的宣称难以取信于人。

“小诸葛”白崇禧敬佩周恩来?

“小诸葛”白崇禧敬佩周恩来,而且徐州会战的台儿庄战役,白崇禧曾获得周在军事方面的指点,这又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中共宣传。

白崇禧胆识超人,用兵机巧百变,谋略深远,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在国军中享有“小诸葛”、“今诸葛”、“当代张良”、“近代第一龙韬虎略将军”、“常胜将军”等美誉,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国共双方均看重,甚至日军也尊称他为“战神”。

而周恩来虽曾当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军事谋略和作战指挥却非其所长。众所周知,周早年曾是中共最高军事领导人,指挥红军跟国军作战屡战屡败,最后被其属下毛泽东取而代之,从此便成为毛的下属。更何况,周恩来信奉的是马列主义,跟白崇禧毕生信仰奉行的中华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理念格格不入。试问周恩来何德何能,能够让文武双全的“小诸葛”白崇禧敬佩?白崇禧是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北伐和抗日名将,指挥百万国军的白参谋总长需要靠周的指点来跟李宗仁共同取得台儿庄大捷——“8.13淞沪会战”以来歼灭一万多日军精锐的首场抗战大捷?

让我们来看看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日后对白周两人关系的精确生动描述:

1938年抗战期间,父亲代李宗仁统率第五战区,指挥武汉会战达五个月。武汉撤退时,父亲经沙市、常德拟返长沙,途中座车机件故障,恰巧周恩来乘汽车随后赶至,乃坚邀父亲同车至长沙,周时任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与父亲相谈颇多,从他早年在南开念书、留法经过,以至国共合作、抗战等。父亲听其谈吐,知其常识丰富,乃笑对周恩来道:“你们(指共产党)未到我们广西,我很感激!”周回答:“你们广西做法,像民众组织,苦干穷干精神,都是我们同意的,所以我们用不着去。”可见中共对广西建设,也是有所认识的。

显然并非白敬仰周,而是周意欲亲近白,意图对手握军事大权的国军参谋总长施加影响。白崇禧是出于仁义君子之礼貌,为了顾全抗战大局才上了周的车同去长沙的。

再说,丰富的常识并不等于政治、军事、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远见卓识,从白先勇所述可以合理推断,所谓白崇禧崇拜周恩来之说,乃共产党的自我吹嘘,要借白崇禧“小诸葛”、“战神”的威名声望来抬高美化周恩来。

白崇禧、谢和赓的最后岁月

共谍谢和赓跟白崇禧夫人马佩璋的表妹杜荣结婚不到一年就同屋分居了,但奉党组织之命不离婚,又跟名噪上海滩演《赛金花》的左派文化人王莹(中共地下党员)恋爱,周恩来特别找谢和赓、王莹谈话,为了对白崇禧等国民党高层进行统战,不准谢跟杜解除婚约。

虽然谢、王两人为中共做出了特殊贡献,谢和赓49年后曾任《世界知识》高级编辑兼欧美组组长等职,但因毛泽东提倡“大鸣大放”期间提了“中南海应向老百姓开放”的意见,1957年被打成“右派分子”,下放到北大荒劳改。“文革”中,谢、王均成了重点调查对象,一起入狱遭受迫害,王莹的罪名是三十年代的黑明星及美国特务,被迫害致死。谢和赓强撑着备受摧残的身体,熬到1975年春才被释放,但出来时精神已近失常。

国军战神白崇禧上将与蒋介石共赴国难,抗日功高,两败共军最厉害的林彪,并在1949年国民党大厦将倾的最艰难时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坚决拒绝毛泽东50万兵权的高价诱降,义无反顾,追随蒋公去台湾,与中华民国共存亡。

1966年12月1日,73岁的白崇禧将军因心脏病突发在台北猝逝,蒋介石下令给白崇禧一级上将举行了隆重公祭,蒋公并亲笔题词颁发“轸念勋猷”挽额及“旌忠状”,并亲到景行厅向白崇禧遗体告别,三鞠躬致敬,并献花致祭。

来源:大纪元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