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新一代大学生更看重玩乐和功名

 2009-06-04 03:4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六四"二十周年前夕,一些德语媒体回顾了从北京的大学生悼念胡耀邦、进而发起反腐败、争民主的抗议活动、直到遭到军队镇压的历史,更多媒体关注的是二十年后今日中国及其大学生的现状。

《新德意志报》写道:"二十年后,中国今天发展成了一个公认的世界经济和政治大国,但6月4日的事件一如既往仍然是禁忌话题。许多不得不离开中国的活跃人士仍然把1989年的基本要求列于自己的纲领中,要求实行自由多元的思想交流、政治透明和法制。

6月4日的心灵创伤一直延续到今天。虽然中国并没有倒退到人们担心的极左和自我封闭的时代,但此后中国领导人毫不留情地维护自己对社会的威权统治。1989年残酷镇压抗议活动的权力机构今天在促进私人资本主义的经济改革。

毫无疑问,与二十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社会在思维和行为方面无可比拟地更为开放、更为自觉、也更为多样化。但中国专家门警告说:七十年代'文化革命'留下的精神真空从来就没有得到正确的填充。中国好几代人幻想破灭,几乎难以接受社会价值观和理想。这为实用主义的大国观和过头的爱国主义提供了危险的土壤。过去几年,这样的思潮却恰恰在经济界和科学界的年轻精英中得到很大的赞同。"

"六四"前夕,《柏林日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中国新一代大学生后发现,今天的年轻人要么对'六四'一无所知,要么环顾左右而言它。他们更看重玩乐和功名:

"对天安门广场上的抗议活动,20岁至30岁的中国年轻人有人感到吃惊,有人认为勇敢,其他人则认为与自己的生活无关。一名不愿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真名实姓、自称为杰克的哲学博士生说:今天'六四'不再起作用,有两个原因。

杰克很张扬地身穿一件不时髦的衣服,好象对于他来说,八十年代还没有过去,但他谈起这个话题来持保留态度,很讲究方法,就象从事哲学分析的大学生习惯做的那样。他说:'第一,党在二十年前出手狠打,所以每个人都知道,任何为六四平反的试图都毫无用处。第二,1989年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条件好多了,人们不会不满。'

在中国,这个话题仍然是一大禁忌。在公众中打破这一禁忌的人,有受到国家安全部门的人登门拜访的危险。杰克接着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二十年的日常生活淡化了民主运动,使它成了地下室中的一具木乃伊。他认为,'当今的时代精神完全有利于小资'。而在中国的革命词语中,小资是一种贬义的称呼,指的是那些只看重个人幸福、富足、升迁、也许还看重爱情的小市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德国之声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