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水至清则无鱼(图)

作者:江迅  2008-08-11 23:0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开放办奥运不只是一个口号。原家喻户晓的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教练员郎平,8月15日率领美国女排在首都体育馆迎战中国女排。郎平当然希望击败中国队。日前,在中国被称为"棋圣"的聂卫平却公开谴责郎平,希望郎平"别忘了你是中国人","我就搞不懂,为什么她就不能为国效力,非得出国去执教其它球队,自己人把自己人打赢了,很有意思吗?"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体育作为一种大文化活动,其实也没有国界。聂卫平的儿子孔令文,不也加入日本国籍并服务于日本棋院吗?

2008北京奥运

聂卫平缺少的是大气,缺少的是理解。"海外兵团"在国际上普遍存在,在中国却似乎多了一层复杂的背景与情感。昔日国手,今天对手,欲与中国队争金夺银,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不少中国人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时代毕竟在进步,对回家作战的"海外兵团"冷言冷语的少多了。在今届中国奥运军团中,有20多位外籍教练,他们来自10多个国家,男篮的立陶宛人尤纳斯、花泳的日本人井村雅代、曲棍球的韩国人金昶佰,还有美国人伊格尔、法国人伊莉萨白等。在今届奥运会上,中国的"海外兵团"队伍也愈发壮大,代表加拿大出战的栾菊杰,英国跳水队总教练陈文,美国体操队教练乔良,马来西亚花样游泳队总教练陈萌,还有李矛、李犁等。

奥林匹克的发展,已进入无国界阶段,共同参与,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佳诠释。奥运中国是否真诚欢迎"海外兵团"回家,这是一种气度的显示。中国人现在缺少的往往是气度,缺少宽容,缺少理解,缺少妥协。

抱有一颗"平常心"

周前,现居北京的山西作家、学者麦天枢来香港参与19届香港书展,是"名作家系列讲座"嘉宾之一。这位电视片《大国崛起》的总策划人有一段话值得中国人深思,他说: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平的目标应该是在中国自己内部,面对社会变革的未来目标,学习历史妥协,建立历史理性。如果《大国崛起》有所启蒙的话,是历史理性的启蒙,具体就要落实在社会妥协意识的培养上。中国的社会是极端化的社会,在社会矛盾冲突面前,妥协的意识非常差,不论是古代也好,近代以来也好,所有社会的利益、观念的对立和纷争,都是以最激烈的对抗解决的,从来没有以妥协的方式,把重大的历史冲突和社会冲突消解。这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悲剧。在现代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最大社会忧虑,最大的社会恐惧就在此。

每一位现代公民,无可避免要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现代化、价值观念差异化。要建立公民社会,将面临诸多矛盾和希望,现代公民应具备一项不可或缺的精神质量:妥协。所谓妥协,就是在社会互动关系中,为增进各方利益以及整个社会利益,彼此各自采取不同程度的让步,这是一种与对抗完全不同的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

在北京奥运举办前后,一系列突发事件接踵上演:8月9日,五名来自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的抗议者,身披象征西藏独立的雪山狮子旗躺在天安门广场抗议,要求停止中共对西藏的迫害行为;8月7日,3名美国基督徒在天安门广场,拉起用中英文写的"耶稣基督是主"的布条,下跪祷告,反对中国暴力迫害宗教权与人权;8月6日,4名美国、英国人权分子爬上国家体育场"鸟巢"附近北辰桥上的灯柱,展示"西藏自由"大幅布条......

针对中国的负面消息、抵制北京奥运的言论从未停止。自7年前,北京获奥运会举办权以来,人们就开始日夜操劳,不曾有丝毫懈怠,中国人就想把奥运会办成一届高水平而有特色的精彩赛会。不过,热情的投入、承诺的履行,并未得到一致的好评。中国人在做好事时被浇冷水,心头的感受不言自明,不少人忿忿不平。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但世界的主流是发展,是进步,作为奥运东道主,需要以宽容、大度之心待客,笑迎天下宾朋,别忘了当初的承诺,遵循奥林匹克宗旨,抛却政治、民族、文化分歧,将世界大家庭的奥运聚会办成功。

其实,抗议事件,在世界各地天天上演,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正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特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吴旭所言:一旦过分关注或过分带有感情色彩地表达立场,反而会把一件本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人为放大炒热。如何正确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以期获得最佳的国际国内舆论效果,是对北京的智慧和胆略的考验,北京奥运恰好是积累经验的好机会。在西方媒体和受众眼里,中国刻意追求完美、圆满时往往表现出不近人情、不宽容,甚至粗暴,这比示威者展示的"不和谐"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还要大。

日前,听吴建民在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上演讲,据他介绍,1950年世界上游客才2000万人,2007年已经达9亿人,中国大陆从1949年至1978年的30年中,有出国经历的人约28万,平均每年出国者不到1万,而仅仅2007年就有4000万中国人出国,同时有5600万外国人来到中国。他说:"来来往往这么多人,有一句中国古话是'水至清则无鱼',你一门心思,一根筋走到底,你就没有朋友了。"

不论中国,还是世界其它国家,奥运被政治化已经成为现象。如何应对从未虑及的国际反应,奥运是一次全面检视中国形象的国际考验。中国要"与国际接轨",但仍有自己绕不过去的现实窘境,仍有显而易见的偏见,一个大国崛起的真正标志,恰恰体现在面对世界时的一份平常心。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