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省多伦多西北边的滑铁卢地区是北美最大的德裔移民集居地,40多万的人口里面大半以上是巴伐利亚人,因有滑铁卢大学而闻名。每年十月加拿大感恩节前后,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十月节,用他们巴伐利亚人的方式,啤酒畅饮,民族舞蹈,音乐会以及必不可少的感恩节大型巡游,来欢迎世界各地接近百万的访客。
而靠近滑铁卢北面的Mennonite人小村庄St. Jacobs则是一个仍然保持着他们19世纪祖辈时代的简朴民风的世外桃源。当地大部分的女孩子还穿着那个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的花布裙子。St. Jacobs的农贸市场在和跳蚤市场附近已及整个安省都是小有名气的,所以去感受古老民风的同时,还可以去逛逛传统的加拿大农贸市场,买一些传统的工艺品,真是一举两得。
热闹的十月节感恩日巡游(Oktoberfest Thanksgiving Day Parade)
十月节是巴伐利亚人在北美洲最盛大的节日。通常十月节为期数日,感恩节巡游是安排在感恩节当日早上,从滑铁卢市(Waterloo)的市中心Main Street开始。我和同伴JULIE从100公里外的多伦多走早早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就到了小小的滑铁卢市。因为来的早,我们决定先在城里逛逛。
深秋的清晨走在滑铁卢市的大街上,让人觉得有一丝的寒意,而起黑摸早,长途奔波也让我们有了些微的疲倦。不过当你细心留意一路的风景,一定会让你倦意全消。路边的一草一木,一家一户,都是安排的那样整齐和优雅。由于是感恩节的缘故,大部分商店都关门休息了,可是透过落地橱窗仍然可以看到里面精美而典雅的布置。
走着走着,清晨的云雾渐渐的散去了,天空慢慢地晴朗起来,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看到路边一家咖啡店大玻璃窗里面的,休闲的人们在喝着咖啡,看着报纸,晒着太阳,似乎生命的节奏都在这时候被放慢了,难怪大家公认加拿大是适合生活的地方。
突然听到街道那边鼓乐嘈杂,才发现游行的主街上早已经人山人海。他们有老有少,大部分是全家出动,有的铺一张毛毯坐在地上,有的坐在帆布的小折椅上。还有很多干脆就把自己的轻卡往边上一停,车屁股对着巡游路线,摆好架势在车尾厢上边看边野餐。甚至连街道旁边三层小楼的窗户里面也挤满了看游行的人们,令人大开眼界。这和加拿大平静安宁的田园风光生活相比,情景可真是大有不同。应了那句话,“修女也疯狂”。看来,加拿大人也还是爱凑热闹的。
游行队伍可谓五花八门,除了各种的大型花车和整齐的方阵队列以外,更多的是社区和学校,俱乐部,甚至家庭组成的花车,不分年龄,性别,民族,重在参与,创新和娱乐。有老人司机组成的卡丁车车队,也有坐在书包道具里游行的儿童车队。每当走过去的时候,认识的人就喊着朋友的名字,就像邻居和老熟人一样亲密。
队伍里面还有逗人的小丑和各种各样的卡通小动物经过,他们边走变去拥抱路边的小孩,小孩子如果被拥抱,就象中奖了一样高兴。还有消防队,警察车队,他们平时威武严厉,今天就象邻居一样可亲可爱。民族车队,有一身巴伐利亚民族服饰,载歌载舞的乡村姑娘,也有不少其他族裔的方阵。游行整整持续了一上午,共有百辆彩车开过,而队伍最后的清洁车和警车压阵,告示着小镇又要恢复平静了。
除了要看盛大的感恩节巡游外,更多的时间打发在各处的酒吧和餐馆享受啤酒节的各种节目,跳舞,吃德国香肠,喝德国啤酒。走走看看,逛逛停停,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时分,因为十月节在这里也就德国啤酒节,本打算在Kitchener或者Waterloo喝酒跳舞凑热闹的,后来走了一圈才发觉,由于安省对酒类的控制非常严格,不许随便在外面喝酒,所以啤酒节也只能安排在分散的一些餐馆里头,所以酒喝的可真有些拘束,不能尽情痛饮了。不过,这比起平时还是热闹多了。看到铁栏杆里挤得满满的“德国”大汉,外面还有长长的人龙排队,还是回去喝痛快,于是我们决定开车去3公里外的St. Jacob赶德国集去。
在19世纪的古老乡村St. Jacobs赶集
St. Jacobs最繁华的商业区都集中在King Street的大街两旁,其实King Street只是一条两车道宽的马路,不过两边的店铺在阳光灿烂的下午时分还是挺热闹的,这里有咖啡店,餐厅,杂货店,工艺品店,还有剧院和小教堂,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一家小店里,我们找到了万圣节(Halloween)的可爱头饰和小南瓜门铃;在另一家小店里,JULIE买了手工肥皂,各种颜色,各样形状,就象工艺品。这里的棉被和手工制作的玻璃制品在加拿大都是很有名的。
加拿大历史虽然不长,但很重视传统的文化和民俗的保留和保护。例如街上有一家扫帚店,店主现做现卖,他把稻草放进机器里剪平弄整齐了,然后捆扎起来,加上条木棍,两分钟时间一把扫帚就原形毕露了,他还一边做一边讲解,让买扫帚的顾客还了解制作的过程,这样的推销方式倒也颇具创意。当然,加拿大大部分家庭都用吸尘器也是让扫帚店成为街上一景的原因。店里面还摆了很多古老的东西,油灯,闹钟,工具,机器,还有旧的DIY车牌,一下子让你回到了从前的乡村生活。
St. Jacobs乡村的Farmer’s Market在这里以及整个安省都是非常有名的,人口不到1400人的小村庄,农贸市场里面居然有超过600个摊位,我估计全村除了行动不便的人以外,其他的全部都跑出来做生意了。
农贸市场分室外和室内两部分,室外的地方大,地摊上摆着的一框框的苹果,一筲箕一筲箕各种颜色的灯笼辣椒,还有满地的南瓜,西红柿,卷心菜,全部是绿色食品,加拿大农民大叔大婶自产自销的。除了卖农产品以外,还有一条街全是提供餐饮,当然主要还是西式小吃-各种热狗、汉堡、咖啡豆、烤肠、面包、沙拉,边走边吃,赶集和享受两不耽误。
除了Farmer’s Market以外,旁边规模相当的Flea Market(跳蚤市场)和Outlet Mall(廉价货大型超市)也是非常具吸引力的。我们匆匆走了一圈,买了几件衣服,还花了不到十块钱买了一大堆万圣节用的陶瓷玩具,虽然我们都知道是“中国制造”的,不过要在中国找到这些东西,也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跳蚤市场买东西最爽的一件事就是不用给税。离开农贸市场的时候,我们加上手里各种款式的南瓜和玉米(都是万圣节的摆设),多盒鲜艳的草莓和一篮子不知名的豆子,这次的行程不管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可谓是满载而归了。
晚住家庭旅舍享受普通加拿大人的生活
家庭旅舍(Bed & Breakfast)是北美洲特有的家庭式小旅舍,旅馆设在当地人的家里,由房子的主人接待来访的客人,晚上的留宿,早上起来以后还可以享用主人亲自制作的地道早餐,所以叫做Bed & Breakfast。
当我们来到了早已提前预订好的家庭旅舍Palmerston Inn时,已经快到凌晨时分了。三层楼白色小别墅躲藏在大树后面,外表看上去就是一户人家,不是门前插了个小牌子,INN。不看门牌,还真的不知道它是家旅馆。
房子的地面要比马路路面高出有七八级台阶,两根古罗马式柱子在房子两边从地面一直撑到了屋顶,房子正面底下是正门和门廊,门廊两边各摆了一张布艺小沙发,其中一边还放了张小方桌和茶具,上面放了许多这家旅馆的免费小册子。
按照旅馆女主人给的密码开了门,我们沿着窄窄的木板楼梯上楼,发现每个房间的名字都有一位女士的称呼,如Anne,Philipa,Pamela等等。我们被安排一个叫做Lady Vivien房间,虽然不是很大,可是墙边靠着的那张金黄色架子的大床看上去舒服极了,床对面是写字台,小角落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梳洗处,伸手去打开斜斜屋顶上的小窗,还可以在房间里遥望夜空的繁星,就像“流浪歌手的情人”那首歌唱的-我只能给你一间小小的阁楼,一扇朝北的窗,让你看见星斗。
安顿下来后,我们开始在这种复式别墅里面参观。因为不是旅游旺季,整个小楼就是我们两个,我们就象回家一样,自己在厨房做好一盘漂亮的水果拼盘,喝着茶,吃着水果,看着白天拍的照片,海阔天空的聊加拿大的生活,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
楼梯上的脚步声告诉我们B&B的女主人已经起来。女主人是个很有英国风范的加拿大本地人,做B&B已经很多年了。丈夫在IBM工作,孩子已经上学不在家里住,所以她就把一幢房子拿出来做旅店的生意。她的客户来自世界各地,很多的旅行者在她家里留言和照片,据说日本的旅游手册和杂志还介绍过她的B&B。
她告诉我们,以前来她这里的日本人欧美人居多,回头客更多。近年来中国人也开始增多了,上周还有一位来自北京的男士,和他讨论加拿大和北京的房价。这也证明了开放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去,更多的了解世界,也让世界更多的了解国人。
说着说着,早饭已经准备好了,烤好的面包、甜点、麦片、咖啡、英国茶、各种水果、牛奶、CHEESE,丰盛而新鲜。就着西餐,聊着日常的话题,女主人给我们的旅行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也许这就是B&B的独到之处-去体会当地人真正的生活,并融合进去,了解更多的文化和普通人的生活。旅行的魅力不就在此吗?
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老外也有一句差不多意思的:“The world is a book,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a page。”匆匆数天的加拿大之旅,虽然没有走遍这里的风景名胜,也不能非常全面的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不过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加拿大人的亲切友善,诚恳朴实以及他们的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懂得营造生活中的悠闲和自然。
可能环境会影响人的观念和待人处事吧,跟加拿大的每一个陌生人接触,他们都会给以笑脸和热情;而在国内,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却是要多加提防。加拿大的平民百姓跟百万富翁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夏天一样的去郊外露营,冬天一样的去冰封的湖面上吊冰鱼;而在国内,没有钱的固然要拼命赚钱,而赚到了钱的还是要拼命去赚更多的钱,因为那是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唯一的标志。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有他们的那份心情,为身边草木无声的生长而欣喜不已,为天边的每一个朝阳和晚霞而陶醉动心呢?也许,就在明天。
而靠近滑铁卢北面的Mennonite人小村庄St. Jacobs则是一个仍然保持着他们19世纪祖辈时代的简朴民风的世外桃源。当地大部分的女孩子还穿着那个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的花布裙子。St. Jacobs的农贸市场在和跳蚤市场附近已及整个安省都是小有名气的,所以去感受古老民风的同时,还可以去逛逛传统的加拿大农贸市场,买一些传统的工艺品,真是一举两得。
热闹的十月节感恩日巡游(Oktoberfest Thanksgiving Day Parade)
十月节是巴伐利亚人在北美洲最盛大的节日。通常十月节为期数日,感恩节巡游是安排在感恩节当日早上,从滑铁卢市(Waterloo)的市中心Main Street开始。我和同伴JULIE从100公里外的多伦多走早早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就到了小小的滑铁卢市。因为来的早,我们决定先在城里逛逛。
深秋的清晨走在滑铁卢市的大街上,让人觉得有一丝的寒意,而起黑摸早,长途奔波也让我们有了些微的疲倦。不过当你细心留意一路的风景,一定会让你倦意全消。路边的一草一木,一家一户,都是安排的那样整齐和优雅。由于是感恩节的缘故,大部分商店都关门休息了,可是透过落地橱窗仍然可以看到里面精美而典雅的布置。
走着走着,清晨的云雾渐渐的散去了,天空慢慢地晴朗起来,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看到路边一家咖啡店大玻璃窗里面的,休闲的人们在喝着咖啡,看着报纸,晒着太阳,似乎生命的节奏都在这时候被放慢了,难怪大家公认加拿大是适合生活的地方。
突然听到街道那边鼓乐嘈杂,才发现游行的主街上早已经人山人海。他们有老有少,大部分是全家出动,有的铺一张毛毯坐在地上,有的坐在帆布的小折椅上。还有很多干脆就把自己的轻卡往边上一停,车屁股对着巡游路线,摆好架势在车尾厢上边看边野餐。甚至连街道旁边三层小楼的窗户里面也挤满了看游行的人们,令人大开眼界。这和加拿大平静安宁的田园风光生活相比,情景可真是大有不同。应了那句话,“修女也疯狂”。看来,加拿大人也还是爱凑热闹的。
游行队伍可谓五花八门,除了各种的大型花车和整齐的方阵队列以外,更多的是社区和学校,俱乐部,甚至家庭组成的花车,不分年龄,性别,民族,重在参与,创新和娱乐。有老人司机组成的卡丁车车队,也有坐在书包道具里游行的儿童车队。每当走过去的时候,认识的人就喊着朋友的名字,就像邻居和老熟人一样亲密。
队伍里面还有逗人的小丑和各种各样的卡通小动物经过,他们边走变去拥抱路边的小孩,小孩子如果被拥抱,就象中奖了一样高兴。还有消防队,警察车队,他们平时威武严厉,今天就象邻居一样可亲可爱。民族车队,有一身巴伐利亚民族服饰,载歌载舞的乡村姑娘,也有不少其他族裔的方阵。游行整整持续了一上午,共有百辆彩车开过,而队伍最后的清洁车和警车压阵,告示着小镇又要恢复平静了。
除了要看盛大的感恩节巡游外,更多的时间打发在各处的酒吧和餐馆享受啤酒节的各种节目,跳舞,吃德国香肠,喝德国啤酒。走走看看,逛逛停停,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时分,因为十月节在这里也就德国啤酒节,本打算在Kitchener或者Waterloo喝酒跳舞凑热闹的,后来走了一圈才发觉,由于安省对酒类的控制非常严格,不许随便在外面喝酒,所以啤酒节也只能安排在分散的一些餐馆里头,所以酒喝的可真有些拘束,不能尽情痛饮了。不过,这比起平时还是热闹多了。看到铁栏杆里挤得满满的“德国”大汉,外面还有长长的人龙排队,还是回去喝痛快,于是我们决定开车去3公里外的St. Jacob赶德国集去。
在19世纪的古老乡村St. Jacobs赶集
St. Jacobs最繁华的商业区都集中在King Street的大街两旁,其实King Street只是一条两车道宽的马路,不过两边的店铺在阳光灿烂的下午时分还是挺热闹的,这里有咖啡店,餐厅,杂货店,工艺品店,还有剧院和小教堂,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一家小店里,我们找到了万圣节(Halloween)的可爱头饰和小南瓜门铃;在另一家小店里,JULIE买了手工肥皂,各种颜色,各样形状,就象工艺品。这里的棉被和手工制作的玻璃制品在加拿大都是很有名的。
加拿大历史虽然不长,但很重视传统的文化和民俗的保留和保护。例如街上有一家扫帚店,店主现做现卖,他把稻草放进机器里剪平弄整齐了,然后捆扎起来,加上条木棍,两分钟时间一把扫帚就原形毕露了,他还一边做一边讲解,让买扫帚的顾客还了解制作的过程,这样的推销方式倒也颇具创意。当然,加拿大大部分家庭都用吸尘器也是让扫帚店成为街上一景的原因。店里面还摆了很多古老的东西,油灯,闹钟,工具,机器,还有旧的DIY车牌,一下子让你回到了从前的乡村生活。
St. Jacobs乡村的Farmer’s Market在这里以及整个安省都是非常有名的,人口不到1400人的小村庄,农贸市场里面居然有超过600个摊位,我估计全村除了行动不便的人以外,其他的全部都跑出来做生意了。
农贸市场分室外和室内两部分,室外的地方大,地摊上摆着的一框框的苹果,一筲箕一筲箕各种颜色的灯笼辣椒,还有满地的南瓜,西红柿,卷心菜,全部是绿色食品,加拿大农民大叔大婶自产自销的。除了卖农产品以外,还有一条街全是提供餐饮,当然主要还是西式小吃-各种热狗、汉堡、咖啡豆、烤肠、面包、沙拉,边走边吃,赶集和享受两不耽误。
除了Farmer’s Market以外,旁边规模相当的Flea Market(跳蚤市场)和Outlet Mall(廉价货大型超市)也是非常具吸引力的。我们匆匆走了一圈,买了几件衣服,还花了不到十块钱买了一大堆万圣节用的陶瓷玩具,虽然我们都知道是“中国制造”的,不过要在中国找到这些东西,也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跳蚤市场买东西最爽的一件事就是不用给税。离开农贸市场的时候,我们加上手里各种款式的南瓜和玉米(都是万圣节的摆设),多盒鲜艳的草莓和一篮子不知名的豆子,这次的行程不管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可谓是满载而归了。
晚住家庭旅舍享受普通加拿大人的生活
家庭旅舍(Bed & Breakfast)是北美洲特有的家庭式小旅舍,旅馆设在当地人的家里,由房子的主人接待来访的客人,晚上的留宿,早上起来以后还可以享用主人亲自制作的地道早餐,所以叫做Bed & Breakfast。
当我们来到了早已提前预订好的家庭旅舍Palmerston Inn时,已经快到凌晨时分了。三层楼白色小别墅躲藏在大树后面,外表看上去就是一户人家,不是门前插了个小牌子,INN。不看门牌,还真的不知道它是家旅馆。
房子的地面要比马路路面高出有七八级台阶,两根古罗马式柱子在房子两边从地面一直撑到了屋顶,房子正面底下是正门和门廊,门廊两边各摆了一张布艺小沙发,其中一边还放了张小方桌和茶具,上面放了许多这家旅馆的免费小册子。
按照旅馆女主人给的密码开了门,我们沿着窄窄的木板楼梯上楼,发现每个房间的名字都有一位女士的称呼,如Anne,Philipa,Pamela等等。我们被安排一个叫做Lady Vivien房间,虽然不是很大,可是墙边靠着的那张金黄色架子的大床看上去舒服极了,床对面是写字台,小角落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梳洗处,伸手去打开斜斜屋顶上的小窗,还可以在房间里遥望夜空的繁星,就像“流浪歌手的情人”那首歌唱的-我只能给你一间小小的阁楼,一扇朝北的窗,让你看见星斗。
安顿下来后,我们开始在这种复式别墅里面参观。因为不是旅游旺季,整个小楼就是我们两个,我们就象回家一样,自己在厨房做好一盘漂亮的水果拼盘,喝着茶,吃着水果,看着白天拍的照片,海阔天空的聊加拿大的生活,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
楼梯上的脚步声告诉我们B&B的女主人已经起来。女主人是个很有英国风范的加拿大本地人,做B&B已经很多年了。丈夫在IBM工作,孩子已经上学不在家里住,所以她就把一幢房子拿出来做旅店的生意。她的客户来自世界各地,很多的旅行者在她家里留言和照片,据说日本的旅游手册和杂志还介绍过她的B&B。
她告诉我们,以前来她这里的日本人欧美人居多,回头客更多。近年来中国人也开始增多了,上周还有一位来自北京的男士,和他讨论加拿大和北京的房价。这也证明了开放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去,更多的了解世界,也让世界更多的了解国人。
说着说着,早饭已经准备好了,烤好的面包、甜点、麦片、咖啡、英国茶、各种水果、牛奶、CHEESE,丰盛而新鲜。就着西餐,聊着日常的话题,女主人给我们的旅行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也许这就是B&B的独到之处-去体会当地人真正的生活,并融合进去,了解更多的文化和普通人的生活。旅行的魅力不就在此吗?
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老外也有一句差不多意思的:“The world is a book,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a page。”匆匆数天的加拿大之旅,虽然没有走遍这里的风景名胜,也不能非常全面的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不过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加拿大人的亲切友善,诚恳朴实以及他们的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懂得营造生活中的悠闲和自然。
可能环境会影响人的观念和待人处事吧,跟加拿大的每一个陌生人接触,他们都会给以笑脸和热情;而在国内,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却是要多加提防。加拿大的平民百姓跟百万富翁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夏天一样的去郊外露营,冬天一样的去冰封的湖面上吊冰鱼;而在国内,没有钱的固然要拼命赚钱,而赚到了钱的还是要拼命去赚更多的钱,因为那是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唯一的标志。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有他们的那份心情,为身边草木无声的生长而欣喜不已,为天边的每一个朝阳和晚霞而陶醉动心呢?也许,就在明天。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我在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