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多生,除非你不想活了--城市超生(二胎),开除工职,把你边缘化;想多生,除非你是傻瓜蛋--“养儿防老”变为“老朽养儿(失业)”,“儿是债,不是福”!想多生,生出来也没有用--独生子,三家养一子,不是胖子,便是傻子!……
如此威权控制,将来中国就像一个孤独的老人,肩负重担,喘息着粗气,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谁来帮帮我吧?!人家说:你的儿呢? 老者说:我本来有好多个儿子,唉!都让他们给害死了!……
日本入侵中国失败,主要是人口太少,寡不敌众;中台问题,如果逃到台湾是一亿、二亿,今天就不是台独问题,而是光复大陆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如果有争议的边界都是印度人,你统治得了吗?将来威胁中国的不是美国,而是印度!是印度人口超越中国的那一天,中强印弱的历史将被改写!巴以问题,如果以色列人口不断减少,而巴勒斯坦人口不断变大,以色列都变成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岂不要变为巴勒斯坦国!
……
人是一个宝,不要糟蹋了!
马克思说过:“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控制生育,这是一个综合问题,主要有人口效率、人口结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等相关因素决定的。
控制生育利与弊:控制生育,解决失业,听起来似乎觉得有理,实则谬误,其实中国失业的严峻问题,主要是过分夸大妇女“半边天”作用。女上岗,男下岗,“男不男,女不女,家不家”;主要是经济畸形发展,房地产以及所谓医疗、教育等明星产业成为挟持中国经济,吸干百姓的魔鬼;主要是践踏人权,劳动变为乞讨,人贬为奴隶,人变为废物;主要是只顾眼前利益,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透支未来为代价;等等,一句话,就是政策的严重失误,体制的严重腐败,政府的过分控制、干预,这才是造成中国严重失业或混乱的主要原因。
秩序是自发、自然、自主、自由的产物,不是权力的控制!谁控制,为谁服务,不公由此而生,乱由此而生!
越有权、越控制,越控制,越需要控制,人控制成废物,控制成牛鬼蛇神!这就是中国特色!
权力经济就像天体的黑洞,吞噬毁灭一切资源!
权力经济就像恶性毒瘤,溃烂世界经济体制!
权力经济就像一艘贼船,侵占掠夺人民的财物!
权力经济就像黑社会!大吃小!黑吃黑!权吃钱!
绝对领导产生了绝对的权力,绝对的权力产生了绝对的腐败,党是腐败的同义词,反腐败就是反党!
控制生育,无儿养老,建立社保。事实上养老完全移交社会,连西方发达国家都做不到,何况中国!
这种毁灭家庭,加强国家统治力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些国家已造成了家庭和社区瓦解,中年人税负过重,妇女不愿生育,人口出生率下降过度,劳动力严重不足,产业界不得不依靠非法移民,原有居民和新移民的矛盾不断升级,产业外移导致失业压力,造成国家竞争实力丧失。……
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家庭就是自然、基本、经济、牢靠的社会保障单位,这是自发形成的结果,人类行为的共同产物,自然的选择,自然的准则,是不可违反的。
制度本身的形成变化都是适应性演进和个人行为的结果,而非理性设计所能实现的。独裁者不要妄图用个人意志设计道德和法律标准来阻止个体的发展,如果独裁者以法律来宣布战争,那么他将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法律终究是会被改写的。
历史表明:任何有序的制度体系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博弈行为的规则和制度的建立,依赖于协调经济、良性激励、而非权力命令的控制。
控制生育,把经济搞上去,可是,日本比中国人口密度更大,并没有控制生育,反倒把经济实实在在搞上去了,看来控制生育没有了理论基础!不能怪,只好吹, GDP年年推上八、九,中国经济吹上天! 中国经济腾飞了,并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用有限的资源,解决了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
啊多么“伟大”!多么潇洒,看看中国领导一张口,随随便便援助几个亿,一出游包下整栋大酒楼!
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正迅速地让上游产业为主导地位的国家资本爆富,却大量侵蚀下游企业的利润,导致企业的投资收益率急遽下降,恶化了企业的经营环境。
这里有二个层次博弈,一是当局和企业,一是当局与国际,当局赢了企业,却输了国际。
当局用权力抢占了国家的人力、物力,却不能用权力在国际上逞能。
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经济“腾飞”,利润下降,增产不增收,这种不协调的、赔本赚的“悲惨式增长”也叫经济搞上去了!?
然而,中国下岗职工却越来越多,甚至大学生也不好找工作。中国失业率不是百分之4%点几,而是30%以上!中国民工仅仅只能维持个人生存,却有民工潮?!中国百之八十的工人、农民达不到一人一天一美元的生活水平,难道这也叫解决了失业、温饱问题?!
解决失业要以教育为本,提高全民素质;废除国家垄断,开放搞活;精简机构,减免税收;平衡利益,和谐共赢;自由民主,以法治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在于中华之文化,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中”字,“中”字就是中庸之道,合情合理,不滥用权力。
“伟、光、正”滥用权力,极左极右,不断折腾,忘记了自己的老祖宗!(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熊建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