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共國「象牙塔」內招生腐敗黑幕驚人(圖)

 2024-06-28 06: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大陸 現象 系列 學費
高校腐敗(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6月27日訊】這兩天,中國大陸高考進入了考生查分數階段,各校也正緊鑼密鼓進入招生階段。很多人認為,高考是中共國象牙塔內唯一相對公平競爭的土壤,孰不知,中共教育部門和各院校,也都存在層層驚人腐敗黑幕。

在高校招生環節中,除5%的自主招生名額外,利用預留指標進行「點招」、藉定向指標勒索、通過造假舞弊獲取保送生資格、將「贊助費」與實際錄取掛鉤,在調劑、調檔、補錄等環節暗箱操作等皆是常見腐敗形式。

體制中黨官投書高校腐敗手段

據從中共國體制中知情官員投書來看,具體腐敗手段有:

一、改分:主考官往往利用評分權收取賄賂,直接篡改藝術體育類考生分數。

二、點招:通過預留指標,明碼標價,高校可直接點名錄取任何分數未上線的考生。陸媒曾報導,自主招生淪為「點招」通道,一個點招名額賣100萬元;調換專業少則幾萬元,多則10餘萬元。

三、贊助:部分高校將高價「贊助費」與實際錄取掛鉤,強制學生「自願捐款」才發通知書。

四、條子:各種關係戶向高校遞「條子」是招生常態,學校還會以此類行政交易換取額外指標。

五、定向:定向生指標也是名額買賣的砝碼,高校利用定向招生機會,向考生索取高額費用。

六、調劑:專業不滿意,交錢即可通過「運作」調到好專業。

七、中介:通過中介牽線搭橋成高校招生腐敗案的典型模式之一。

八、補錄:學校的補錄名單並不公開,暗箱操作即可「破格錄取」。

九、保送:保送生制度異化為升學腐敗通道,造假舞弊獲取資格。

十、代學代考:曾發生在山東省14所高校24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的事件一時轟動媒體。網友苟晶在微博上發帖,稱她參加高考時,遭班主任老師女兒頂替,她目前已向山東省教育廳實名舉報。

網上曝光的高校腐敗情況

上海交大也曾被人指特殊照顧招生名單。該校學生在校內飲水思源網站上貼了一份名單,這份名單非常清晰的記錄了上海交大如何對權力階層子女網開一面的現實。這篇帖文作者在結尾處對曾給交大領導遞條子的關係戶做了一個梳理,文章說:仔細查看裡面的名字,共和國的部長們也榜上有名,不過基本上是退休人士,比如,前交通部部長錢永昌,前國家機械部副部長陸燕蓀等。還有上海市副市長,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裡面教育口的官員很多,包括交大書記王某光,清華副校長余某文,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長,上海教育電視臺副臺長等。此貼文現在已被刪除。

陸媒曾報導,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因涉嫌違法違紀接受調查,教育學院執行院長胡娟也被免職協助調查。這一事件被作為高招腐敗案的典型而曝光。

齊魯工業大學原黨委書記徐同文,「走哪兒貪哪兒」,14年裡先後117次收受賄賂。據檢察機關指控,徐同文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先後接受13人的「請託」;湖北省美術學院原黨委書記劉剛,在湖北美院招生中收受賄賂為考生「幫忙」,在其幫助下,17名江西籍考生先後被錄取;吉林省教育廳原副廳長、省政府教育督導團總督學於興昌9年間夥同他人受賄953萬元,另有1086.5萬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被判處無期徒刑……

根據中共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信息,近幾年中,全國高校最多的一年左右內有56所高校、83人被調查,其中有17所屬「211」或「985」高校,32人正接受組織調查,已有14人被「雙開」,11人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另有6人受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象牙塔內為何如此腐敗

高校腐敗為什麼會如此嚴重?有媒體分析,一個是自從前教育部部長陳至立提出高校產業化以來,知識、文憑變賺錢商品成了象牙塔暗流,成了知識份了不安不平的泄欲通道,再加上高校的行政化,既講賺錢又講官僚,又缺少外部監督,會成為一個怎麼樣的權錢交易集合地?

一位211高校負責人坦言,對於主管領導來的照顧某考生的「條子」,學校只能通過自主招生的途徑將其錄取。

 一位高校招生辦工作人員透露,每年高考錄取結束後,由於招生指標未完成、被錄取考生放棄等原因,一些高校會通過補錄完成招生計畫。雖然補錄也有最低分數限制,但因信息不對稱、監管不嚴,成為權錢交易的重災區。調換專業衍生成花錢「買」好專業。吉林省教育廳原副廳長於興昌的眾多受賄記錄中,大部分皆與考試錄取、調整專業有關,其第一筆受賄就來自於幫助一個學生調換專業收取了1萬元錢。為什麼監管不嚴?不能嚴格,因為你領導還遞條子,沒辦法監管基層工作;為什麼基層用錢調換專業,同樣道理,領導有條子。

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稱,招生領域腐敗的查處存在一定的困難,因為行賄過程都是個人對個人,不會留下任何憑證。

而且,中共官場向來機構雍腫,高校行政化的另一個直接後果是,高校官僚機構的膨脹。有個中共教育部門的官員曾說,高校已經出現了「校級幹部一走廊、處級幹部一禮堂、科級幹部一操場」的現象。

中共黨校政法部教授林喆舉例證實說,某大學有「校級領導共11人,校長助理10人,正處級以上幹部200多人,副處級以上幹部500多人」。他稱:「以招生來說,基本上從本科生、研究生再到博士生的錄取決定權,都掌握在高校自己手中。換言之,高校的相關人員可以決定一個考生教育權的實現與否。再比如說學位授予,也會發生學商勾結的現象,一些商人通過捐款獲得了學位。」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