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投資者爭相購買海外資產 刺激資金流出(圖)

 2024-06-18 11:1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中國投資者爭相購買海外資產
中國投資者爭相購買海外資產。(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編譯/綜合報導)香港的高收益理財產品受到中國大陸投資者青睞,由此刺激資金流出大陸。中國經濟前景不佳,近年來大量資金外逃和假外資進入大陸也是通過香港進行中轉。

中國投資者爭相購買海外資產

香港的保險和高收益定期存款等投資產品正受到中國富裕人士的青睞,他們希望保護自己的投資收益不受國內經濟和房地產行業低迷以及人民幣貶值的影響。

據路透社6月17日報導,香港財富經理們表示,這一趨勢在去年就已明顯,但自中國今年2月放寬「跨境理財通」計畫的投資規則以來,近幾個月來更是加速發展。

此舉引發香港金融公司爭相抓住機遇,近年來,香港的財富中心地位受到民主抗議活動、北京加強控制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衝擊。

匯豐香港財富及個人銀行業務主管伍楊玉如(Maggie Ng)表示:「中國約有4500萬富裕人士,他們越來越希望獲得更多的國際機會、教育和保護。」

「跨境理財通」於2021年9月啟動,允許與香港接壤的南部省份廣東省的居民購買香港和澳門銀行銷售的投資產品,同時允許香港和澳門居民在中國大陸進行同樣的投資。

中國央行的數據顯示,根據該計畫,3月份大陸投資者對香港和澳門的投資創下月度新高,達到130億元人民幣,較2月份增長近8倍。

數據顯示,4月份,香港和澳門居民的「北上」投資規模達223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70.5%。而4月份香港和澳門居民的「北上」投資規模僅為1400萬元人民幣,與該計畫推出以來基本持平。

伍楊玉如說,匯豐銀行發現,2023年香港新開戶數量較2019年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增長了三倍多,主要推動力是中國大陸客戶。

她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依然延續了強勁勢頭,但拒絕透露細節。

全球財富管理公司的高管表示,除了利用跨境投資渠道的大陸富裕人士外,來自中國和東南亞的超級富豪也在探索在香港的投資選擇。

瑞銀全球家族和機構財富亞太區主管LH Koh表示:「如果我們對比一下去年與前年收到的諮詢量(來自潛在家族辦公室客戶),就會發現增長了85%。」

他表示,香港超過60%的諮詢內容都是關於中國客戶如何在香港設立家族辦公室類實體,並補充說這一趨勢今年仍在繼續。

儘管中國仍實行嚴格的資本管制,個人每年最多可匯出5萬美元,但今年2月份「跨境理財通」計畫將個人投資上限提高兩倍至300萬元人民幣,這刺激了資金流出。

業內高管表示,香港的財富管理公司正在敦促當局進一步放寬投資計畫,以滿足富裕客戶將更多資金轉移到香港的需求。

香港金融管理局在給路透社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局將「繼續適時探討進一步的優化措施,並在適當的時候考慮業界的反饋」。

為了抓住這一機遇,作為財富聯動計畫的一部分,香港一些銀行已開始提供高達10%的年利率的短期存款,而中國大陸的銀行提供的年利率約為2%。

除銀行外,自2023年初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而實施的邊境管制解除以來,香港保險公司也看到來自大陸客戶的需求激增。

花旗私人銀行香港及大灣區業務主管葉志豪(Horace Yip)表示,該行2023年在香港的新開戶數量創下了歷史新高,而且由於中國大陸客戶的需求,今年的開戶勢頭依然強勁。

在需求激增的背景下,由於長期債券收益率已跌至歷史低點,中國大陸投資者在國內存放現金的選擇有限。人民幣目前徘徊在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股票和房地產的回報率也大幅下降。

「現在很多大陸人都坐擁現金,」51歲的王女士說。她是深圳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老闆。去年年底一家大型影子銀行倒閉後,她在國內投資產品上的押注也隨之失敗。

王女士稱,目前正在研究「跨境理財通」計畫。

資金外逃和假外資都借道香港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此前撰文指出,中國的外匯儲備來源有三個方面,一個是中國依靠出口產品到其它國家賺到的錢,一個是海外發行債券借來的錢,還有一個是國際資本進入中國的資金。實際上中國的外匯儲備中共真正能動用的只有三、四千億美元。香港問題主要影響到中國兩個部分的外匯供給:一方面是國際資本對中國進行投資的資金有70%是從香港進入到大陸的;另外一方面,香港是人民幣的海外結算中心,中國大陸的海外融資和各種資本運作都在香港進行。這兩個主要因素影響到了中國的外匯供給,一旦香港局勢更加惡化,外匯供給就會出問題,導致外匯供求關係失衡。如果這方面穩不住,就必然影響到人民幣,整個中國大陸資金供給就會出問題。

香港一直是中國大陸外逃資金的首選中轉站,大量資金的湧入也推升了香港樓價。一般說來,中國資金大規模外逃有四個途徑:第一是利用進出口貿易通道;第二是利用地下錢莊;第三是利用境內外銀行;第四是通過海外投資併購。

面對中國經濟增長持續乏力等現狀,中共權貴階層持續將資金轉移到海外,導致中國外匯儲備不斷下降。中國資金外逃,也會導致外匯佔款下降,這是相對外匯儲備額外增發的基礎貨幣,中國央行要回收這部分資金,這樣大陸資金供給趨緊。回顧2015年和2016年,外匯佔款與外匯儲備同時大幅下降,一方面,這是在人民幣持續單邊貶值情況下,中國央行拋售外匯「維穩」人民幣匯率的結果;另一方面,銀行結售匯長期逆差也體現了資本外流的壓力。

中共權貴們利用各種方式、閃轉騰挪把資金轉移到海外,通過離岸公司轉了幾次手洗白。然後,搖身一變成為外資,大搖大擺再次從香港進入中國大陸攪動經濟獲利。尤其通過香港與大陸股市互聯互通計畫的所謂外資,就有權貴們的資金在裡面。

在2014-2016年、2020年-2022年,這兩個時段都出現資金大規模外逃,每次都超過2萬億美元。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