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臺灣領導人賴清德首次以總統身份紀念六四(組圖)

 2024-06-07 02:4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六
六四35週年之際,臺灣的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發文紀念。(圖片來源:賴清德臉書)

【看中國2024年6月7日訊】在六四35週年之際,臺灣的主要政黨領導人相繼發表紀念聲明,賴清德更首次以總統身份紀念六四。他指出,唯有民主自由,才能真正保護人民。

賴清德:紀念六四民主自由才能真正保護人民

身兼民主進步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通過國際社媒平臺臉書表示,35年前的今天,全世界都屏息看著天安門。那時民主化浪潮席捲全球,亞洲各地青年學子們同樣站出來,追求民主自由、呼籲國家改變。臺灣在民主前輩犧牲奉獻下,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化,年輕人繼承民主的火炬,長出野百合、種出野草莓、開出太陽花,並讓青鳥飛揚。

賴清德強調:「一個真正令人尊敬的國家,是可以讓人民大聲說話。任何政權都應該勇敢面對人民的聲音,特別是年輕的世代。紀念六四,不只是為了六四,更因為全球心系民主自由的人們都有著共同的信念:唯有民主自由,才能真正保護人民。」

六
六四35週年之際,臺灣的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發文紀念。(圖片來源:賴清德臉書)

針對賴清德首次以總統身份紀念六四,滯臺中國異議人士龔與劍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賴清德六四紀念的發言把六四精神拔高了,沒有侷限在中國或中國跟臺灣的關係,而是跟全世界民主和自由的堅守追求聯繫起來,讓六四有一個新的高度。」

龔與劍在1989年8月至1994年之間,曾因寫大字報疾呼揭露六四血腥鎮壓真相,被中國當局判處勞教兩年。他說,到臺灣9年了,發現每年紀念六四,臺灣社會的參與和關注度不高。他一直思考,如何把六四精神和臺灣、世界民主運動相結合。

臺灣的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認為,促進中國民主化需要有中國社會內部對民主的渴望,臺灣要做的是如何提升民主的韌性、民主的防禦能力。唯有確保臺灣的民主防禦能力,才能作為民主價值的延續。臺灣的民主又跟臺灣主權息息相關,賴清德強調的是臺灣民主的韌性。

​​馬英九罕見未發聲

在過去每年都會發文紀念六四的前總統馬英九,今年「破例」沒有發聲。記者截稿前,尚未獲得馬英九基金會對此的回應。

吳瑟致認為,馬英九可能還在著墨要從哪個角度去作陳述,畢竟他這一、二年確實跟中國的關係非常地綿密。如何談論六四又不會惹習近平不開心,這可能是馬英九的雙重壓力。

龔與劍則表示:「我只能猜測,可能馬總統八年禮遇期屆滿,秘書人手不足沒法即時發表,不會去猜想因為他見了習近平。那樣,對馬前總統曾講‘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要談’就太惡毒了,太離譜了。」

6月4日,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接受臺灣中央社採訪表示,「六四是對兩岸影響很大的一個重大事件」,「馬前總統多次呼籲大陸,應正視六四事件的歷史,重新審視並平反,站在著眼大局的角度,會是一個有益於大陸、有益於兩岸關係,有益於中華民族未來發展的事」。蕭旭岑並表示,習近平曾表態要「加強人權法治保障」,現在中國大陸有更成熟的條件與寬廣的空間,可以重新處理此一歷史。不能忘卻中國曾有過那段歷史,兩岸的中國人才能走出歷史困局,邁向真正和解。

朱立倫:八九六四是兩岸最緊密相連的一刻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6月4日依例在臉書回顧,當年的六四前夕,是兩岸人民跨越時空和意識型態最緊密相連的一刻:「6月3日晚上,解放軍開入天安門廣場的那一刻,中正紀念堂廣場透過電話連線,成為兩岸歷史最沉痛的見證人。每年都必須紀念六四的理由,正是因為兩岸的命運仍緊緊相依、是中國歷史絕不能被抹去的一頁。」

朱立倫還表示:「專制或民主,哪個更真切合適現代的中國?主權在民更適合我們。這是孫中山先生曾說過的話,也是在臺灣堅守的生活方式。中國國民黨堅定捍衛中華民國,守護華人的民主燈塔。」

六
左圖:六四35週年之際,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發文紀念。 右圖:六四35週年之際,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發文紀念。(圖片來源:臉書)

柯文哲吁平反六四

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在臉書表示,「一個國家是否進步,取決於它是否能面對歷史中難以面對的日子」;「直至今日,中共當局依然把六四定位成‘反革命暴亂’,把熱愛國家的年輕人形容為顛覆政府的叛亂分子,這對經歷六四學運的那一代人是不可承受之重。」

柯文哲以臺灣直面228事件為例呼籲:「已經到應該平反六四的時候。平反六四,更能證明中國政府可以面對自己的歷史、正面的態度迎向未來。更重要的,是不讓歷史的悲劇再發生在後代的子孫身上。」

龔與劍認為,共產黨曾說「要看他做什麼而不是說什麼」,朱立倫悼念六四充滿濃濃的同胞之情,將中國和臺灣緊密連結。但遺憾的是,不管國民黨和朱主席在六四文宣裡講得多麼悲情,國民黨在所謂中華大一統框架下,和共產黨緊密連結在一起,某些作為是對自由民主的背叛。

至於柯文哲提到「平反六四」,龔與劍認為,習近平上臺後,中國急劇向左轉、向文革道路末日狂奔。中國人已逐漸清醒,要求平反六四不夠,應徹底跟共產黨決裂,推翻共產黨的殘暴體制。

吳瑟致則表示,臺灣作為民主政體,各政黨領袖關注六四,應要求中共當局必須還原歷史的真相、誠心對六四平反、反省:「六四應聚焦中共對內壓制,尤其習近平這幾年對國內控制力道之大,更甚八九六四。應喚醒中國社會對民主的渴望和努力,唯有中國內部社會對民主的追求,才有辦法滾動、促進、催化中國民主化,推翻中共的專制政權。」

 

六
左圖:六四35週年之際,臺灣的大陸委員會發文紀念。 右圖:臺灣的外交部X媒體,悼念中國六四事件35週年。(圖片來源:臉書,X)

陸委會:臺灣民主經驗是兩岸共同的珍貴資產

臺灣主管兩岸事務的大陸委員會6月3日發布新聞稿,呼籲北京當局勇於面對六四事件的歷史事實,以更柔軟、開放的態度包容不同意見與主張,傾聽人民渴望追求自由、民主生活方式與公民權利的心聲,以行動實現民主制度、保障基本人權。聲明指出,兩岸關係的本質是制度與生活方式之爭,民主、自由、和平等普世價值是兩岸人民拉近心靈距離的關鍵元素。希望北京當局尊重臺灣人民對民主自由體制及生活方式的堅持,並理解臺灣民主制度的實踐經驗是兩岸共同的珍貴資產。

臺灣的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在臉書發文表示:「臺灣也曾經走過威權的時代」;「期望有一天,世界上的每個角落都找回自由的記憶」。臺灣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則發文表示:「當年廣場上的吶喊,世界不會遺忘!國際社會持續走向民主與和平的道路上,六四是不能跳過的日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