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M2(廣義貨幣)餘額達到299.56萬億元人民幣,逼近300萬億大關。(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3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央行3月15日公布最新的金融數據,M2(廣義貨幣)餘額達到299.56萬億元人民幣,逼近300萬億大關,但與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明顯超國際水平。而人均存款已超10萬,卻凸顯中國貧富差距巨大。
M2與GDP的比率明顯超國際水平
中國央行3月15日公布最新的金融數據顯示,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99.5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7%;今年前兩個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37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次高水平。
從社會融資看,今年前兩個月社融規模增量為8.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1萬億元,2月末社融規模存量為385.72萬億元,同比增長9%。
M2餘額達到299.56萬億元,逼近300萬億元大關。而2008年的時候,M2餘額還不到50萬億元。
但是,M2與GDP(國內生產總值,2023年為126萬億元)的比值明顯超國際水平。中國M2的統計口徑要大於美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考慮統.計口徑差異,中國M2/GDP比率仍遠大於美國。
長期以來中國M2增速多數時間高於名義GDP增速,但中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卻維持相對低位。貨幣供應高速增長卻沒有帶來嚴重通貨膨脹,至少在數據上未顯示出來,這與中國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等因素有關。中國貨幣化(俗稱央行放水)程度不斷提高,且並沒有收斂跡象。
回溯日本M2/GDP,在2000年後達到第一個極值後,2008年以來再次快速攀升,2020年跳升至280%。中國經濟學者認為應吸取日本教訓,警惕「流動性陷阱」,加快改革步伐,讓居民消費意願趨勢上提升,讓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依靠消費推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讓資本市場融資替代銀行融資體系。
不過,中國央行3月15日發布的金融數據,還有一個很奇怪的表現,即M1和M2增速的走勢。2月M1增速1.2%,1月的M1增速達到5.9%。2月M2增速和1月表現一致,增速8.7%。原本M1和M2的剪刀差在1月縮小了,結果2月差距又拉大了。
M1即狹義貨幣:流通中的貨幣(M0)+活期存款。簡單來說,就是隨時能拿來消費的錢,體現現實購買力。
M2增速不變,M1增速下滑,有兩個可能性:
其一,當企業和個人,減少現金持有或支付,從而導致M1增速下降。他們可能仍然願意保持較高的存款水平,以應對可能的風險,這就保持了M2增速不變。
其二,如果企業和個人更傾向於持有流動性較低的資產,如短期國債或其它投資品種,而不是現金或存款,那麼M1增速可能下降,但M2增速不變。
人均存款10萬元 貧富的差距加大
根據中國央行最新發布的金融數據,中國居民人均存款,首次突破10萬元。
前2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6.4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前2個月累計增加5.73萬億,單月三連升,也是近五年來的第二高水平。相當於前2個月人均存款增加了4000元。
截至2月末,住戶存款餘額增加到143.24萬億元。
如果按照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人口14億,人均存款突破10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的人口數據有很大水分,這點得到了諸多機構和學者研究的證實。
另外根據中國央行的數據,從2020年初到2024年1月,住戶存款共增加58.24萬億元,其中82%是定期存款,這四年新增存款總額相當於2009年到2019年總和。
中國住戶存款在最近4年總體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有所放緩。2023年住戶存款增量為16.67萬億元,同比增長10%,低於2022年的17.51萬億元。
住戶存款餘額在最近4年也保持增長,從2020年底的152.84萬億元增長到2023底年的196.93萬億元,增長了32.4%。截至2024年1月,中國住戶存款餘額為199.12萬億元,同比增長9.5%。
財富集中在極少數人手中
疫情期間積累的「超額儲蓄」與壓抑的消費意願、關閉消費場景、限制就業市場景氣和居民收入增長。
超額儲蓄是指居民實際儲蓄水平超過其正常儲蓄水平的部分。正常儲蓄水平是指居民為了應對未來不確定性而進行的儲蓄,其水平通常與居民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相關。
超額儲蓄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經濟增速放緩、居民收入增速下降,導致居民預防性儲蓄增加;
消費場景缺失、消費意願下降,導致居民消費支出減少;
資產價格波動、風險偏好下降,導致居民資產配置偏向存款等風險較低的資產。
超額儲蓄會對經濟產生以下影響:
降低消費需求,拖累經濟增長;
增加資金供給,推升資產價格;
擠壓企業融資空間,加劇融資成本。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資深財經評論人士鄭旭光接受採訪時說,過去四年,中國多家大型商業銀行客戶存款突然大增與經濟環境和政治環境息息相關。他說:「不是有三年抗疫嗎,動態清零期間的居民消費基本上沒動靜。另外就是投資,當時除了已經有訂單的外向型企業,其它的企業,得到的教訓是千萬別投資。因為,房產在貶值、股市在下跌,民間資本投資大幅度萎縮。」
鄭旭光說,海外訂單減少以及基建投資規模快速萎縮,自然導致銀行放貸量減少:「2023年外需不足,歐美國家都在加息,大家覺得錢還是存入銀行保險。但賺息差的銀行貸款放不出去,就沒有收益。另外,政府負債纍纍,房地產市場價格下降,民眾不敢買房,不貸款。」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分析指出,中國2023年平均工資收入只有2.2萬元,而住戶存款年增16.67萬億元,表明貧富差距十分巨大。絕大部分的中國人都是依靠工資收入,投資渠道很窄,以股市為例,A股股民每年人均虧損5萬元-8萬元不等。其它基金、債券方面也是大幅虧損,特別是房地產開發商債務危機爆發後,連帶信託等投資品都受損。住戶存款的大幅增加,說明財富集中在極少數人手中。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