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電動車企以低價搶佔美市 專家:未必能贏 (圖)

 2023-09-28 20:0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EV
蔚來(NIO)首席執行官李斌介紹蔚来ET7大型電動汽車。(圖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9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程帆編譯綜合報導)普通燃油車銷售因三年疫情陷低迷之際,電動汽車行業卻異軍突起。尤其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廠商發展迅速,並憑藉價格優勢試圖佔領美國市場。不過,行業觀察人士稱,他們不一定會穩贏。

低售價優勢

據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新聞網的報導,中國汽車製造商擁有龐大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這在全球同類產品競爭中的確是個巨大優勢。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ICCT)的,2022年,中國在全球電動汽車共銷售了620萬輛電動汽車,較2021年增長了82%,約佔全球總量的59%。然而,這種成功讓許多人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與美國製造商相比,中國汽車製造成本較低,再加上政府鉅額補貼,就可以把售價降低以吸引大量普通消費者。

「人們對自己國家的忠誠和他們在商店買東西是不同的,」諮詢公司Automobility的首席執行官比爾·羅素(Bill Russo)說。「但一個常識性概念是:人們購買的消費承受力。」

今年4月在上海車展上,比亞迪展出了一款時髦的小型掀背車——海鷗電動車(Seagull),滿電瓶行使達190英里,但起步價只有1.1萬美元。而中國最受歡迎的小型城市用車——五菱宏光Mini,售價也僅僅約5千美元。若是打價格戰,中國電動車的優勢是歐美市場都無法與之競爭的。

現在,一些中國電動車品牌已開始在美國布局。例如,蔚來(NIO)去年在矽谷所在地加州的聖何塞租下辦公大樓,並簽約十年,以作為研發中心。目前,該公司在公開招聘採購經理、系統操作工程師等職缺。市場傳聞,蔚來計畫2025年進軍美國。

此外,比亞迪(BYD)則更早在洛杉磯設廠,主要生產電動巴士和卡車。據電動車資訊網站InsideEVs,比亞迪去年已針對美國銷售網展開研究。

一位市場分析人士曾表示,未來幾年將很有意思,看通用(GM)和福特(Ford)這些老牌美國汽車公司,是否能抵禦即將來襲的中國競爭對手。

中企低調布局

長久以來,日本、韓國和歐洲的汽車製造商都獲得了美國消費者的親賴。豐田在2021年是該國最暢銷的品牌。但中國廠商要想打入美國市場,遠比日韓的汽車廠商痛苦。

隨著美中地緣政治緊張和貿易戰不斷加劇,中國車廠對未來動向更顯低調。「到目前為止,最大的障礙是政治,」德意志銀行分析師余愛迪生(Edison Yu)說。

聖荷塞州立大學教授阿曼德·巴納法(Ahmed Banafa)則認為,這些中企要攻入美國,不但可能受到關稅和其他限制,而且還將面臨監管機構的嚴厲審核和美國消費者的社會阻力(不少人會不情願購買中共控制的公司)。

例如,若根據2022年8月拜登簽署通過的《降低通貨膨脹法》(IRA)上的要求,電動汽車稅收抵免規則意味著,在中國製造的汽車將不大可能符合美國的最終裝配要求。

今年4月,聯邦政府又通過一項新法案,其被外界視為將「徹底改變世界汽車製造行業」。該法案規定,純電動汽車如果符合在北美組裝、電池零部件的採購比例達到50%以上等條件,則每輛車最多可獲得7500美元(約合人民幣5.47萬元)的稅收抵免。到了2029年,同條件中的比例將上升到100%。法廣指出,該舉措旨在擺脫對中國零部件供應的依賴,將其排除在行業外,以保護本國汽車產業。這是象徵了脫鉤的新法案。

除此之外,巴納法也補充稱,「中國製造」產品的質量與可靠性始終是讓外界存在「疑慮」的關鍵因素之一。現在,特斯拉、通用、福特等車商在美國早已具有市場規模和定位,中國電動車品牌要打開市場知名度仍需要時間。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