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懷仁〈聖教序〉(局部)(圖片來源:公有領域/國立故宮博物院)
公元645年(貞觀十九年),唐僧玄奘法師在印度求法十七年後,攜梵本佛典到長安,唐太宗見之大喜,舉國為之震動。太宗被玄奘艱苦取經的精神大為感動,謂「勝朝盛事」。太宗對於他在佛學方面的成就,也極端推崇,指定玄奘住長安弘福寺譯經。公元652年(永徽三年),玄奘在長安城內慈恩寺的西院築五層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貯藏自天竺攜來的經像。
公元648年(貞觀二十二年),太宗親自為玄奘翻譯的《瑜伽師地論》賜予序文,這便是〈聖教序〉的由來。〈聖教序〉成文以後,為了永垂後世,乃籌備將其刻於碑石流傳,又因為當時太宗酷愛王羲之書法,故大家認為這篇碑文,非書聖王羲之書法「不足貴」。聖教序全名〈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又稱〈唐集右軍聖教序並記〉等,由弘福寺沙門懷仁集字,太宗特地准許將宮中收藏的大批王羲之字跡供給鉤摹綴集。懷仁經過了長達二十四年的收集和拼湊,終成此碑。碑高九尺四寸六分,寬四尺二寸四分,行書三十行,每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惜今已斷裂。現存西安碑林。
唐 懷仁〈聖教序〉(局部)(圖片來源:公有領域/國立故宮博物院)
懷仁,唐代書法家,僧人,住長安(今陝西西安)弘福寺。北宋周越《古今法書苑》載:「文皇制〈聖教序〉,時都城諸釋委弘福寺懷仁集右軍行書勒石,累年方就,逸少真跡,咸萃其中。」近人康有為《廣藝舟雙輯》稱:「〈聖教序〉懷仁所集右軍書,位置天然,草法秩理,可謂異才。」
〈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廣採王書之眾長,非常注重變化和銜接,摹刻亦頗為精到。因此可以說,「聖帖」是從王氏書跡中經過挑選合成的,足以代表王氏之書的精華,因此可以說王羲之書法的最佳典範。〈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問世後,宋、明、清以來的歷代書家對這一作品評價甚高,稱之為「百代模楷。模仿羲之書,必自懷仁始。」的確,這一碑刻充分地表現出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精美典雅和靈動多姿。此碑功德無量,直至今日仍是我們學習書法不可多得的珍貴碑帖。
書法「集王」一格,首推〈聖教序〉。清人蔣衡在《拙存堂題跋》中說:「沙門懷仁乃右軍裔孫,得其家法,故〈集字聖教序〉一氣揮灑,神采奕奕,與〈蘭亭序〉並驅,為千古字學之祖。」由於懷仁對於書學的深厚造詣和嚴謹態度,致使此碑點畫氣勢、起落轉側,纖微克肖,充分地體現了王書的特點與韻味,達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簡靜的境界。碑文選自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懷、將、風、朗、是、崇、幽、託、為、攬、時、集等字皆取自〈蘭亭序〉。當然這種集字的做法也有相當的侷限性。如重複的字較少變化,偏旁拼合的字結體缺少呼應。
唐 懷仁〈聖教序〉(局部)(圖片來源:公有領域/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之〈集王羲之聖教序〉尺寸:22.9x599.5厘米,本件雖屬後世託名之作,為了呈現集字的特質,刻意用不同顏色的紙張書寫,再拼接裝池為手卷形式,於院藏書蹟中,十分特殊。引首部分雖未題字,但代之以泥金鉤畫山水,別有一番清新的趣味。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