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即是改朝換代。(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何謂亡國?明末思想家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也就是說,亡國即是改朝換代,一個統治集團之興亡而已,而山河仍在。
那麼,何以得知一個國家是興盛還是衰亡呢?《中庸》有言:「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在中國歷史上,每一次政權交替前都會有各種徵兆湧現,到此時,許多奇人名士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及角度進行推測。有的人會根據卦象來推測,有的人則會根據國家的現狀進行推理,並在言論中,對「亡國之兆」加以論證,藉此告誡當權者。
春秋第一宰相管仲:四維不張 國乃滅亡
管仲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國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被視為中國歷史上宰相的典範。管仲在世時,以自己的政治主張為基礎,寫就了《管子》一書。在《管子》的開篇〈牧民〉一文中,管仲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四維論」:「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管仲認為,禮、義、廉、恥是維繫國家的四種綱紀。缺了一維,國家就會傾斜;缺了兩維,國家就會陷入危險;缺了三維,國家就會顛覆;缺了四維,國家就會滅亡。
管仲說,不注重天時,財富就不可能增長;不注重地利,糧食就不會充足;田野荒蕪廢棄,人民也將由此而惰怠;上位者不守法度,人民也會胡作妄為;不禁止奢侈排場、奇技淫巧,百姓就會失去節制而放縱慾望;不杜絕這兩個惡根,犯罪率就會大幅增長,而刑罰日趨繁瑣。不敬畏鬼神,人民就不能覺悟;不祭祀山川,國家的威令就不能遠播;不敬祖先,人民也會效法而犯上;不尊重宗親故舊,就會發生父子反目、兄弟相殘的事件。當禮、義、廉、恥這四維得不到張揚,國家就會滅亡。
管仲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國相。(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宋朝時,史學家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中對管仲的「四維論」做了進一步解讀。歐陽修說:「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也就是說,無廉之人,甚麼東西都敢據為己有;無恥之人,甚麼壞事都做得出來。普通人要是如此,那麼災禍敗亂滅亡,沒有一樣不會發生的。何況做大官的人,要是甚麼東西都要,甚麼壞事都做得出來,那麼天下哪會不混亂,國家哪有不滅亡的呢?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