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年健康打底 春分如何養生?(組圖)
為一年健康打底,春分養生要注意定時睡眠、定量飲食、堅持適當的運動等。(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初春時節,氣溫回升較快,但之後又出現氣溫持續偏低的「倒春寒」現象,從立春到清明,易發的疾病有高血壓、痔瘡、月經失調、過敏性疾病等。在保健養生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日常起居方面要注意定時睡眠、定量飲食、堅持適當的運動,保持人體陰陽平衡狀態,才能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
春分養生這樣做
1、多吃時令菜
孔子說「不時,不食」,意思是告訴我們:不是這個季節生產的蔬果就不要吃。食物和藥物都是由氣味組成的,而它們只有在當令時,即生長成熟,符合節氣的食物,才能得天地之精氣。
春季時令菜包括:助長生機的蔥、豆芽、萵苣、豆苗、蒜苗;有養陽之用的韭菜;能滋養肝肺的晚春水果,如杏、李、草莓、青梅、桑葚、櫻桃等。
2、飲食陰陽互補
飲食調養上忌偏熱或偏寒,例如煮魚、蝦、蟹等寒性食物的時候,佐以薑、蔥、酒、醋類溫性調味料,預防菜餚性寒偏涼,損傷脾胃。如果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餚時,建議搭配蛋類等滋陰食材,能達到陰陽互補的功效。
3、養肝排毒
所謂「春應於肝、夏應於心、長夏應於脾、秋應於肺、冬應於腎」,春天重在養肝。春天養肝的目的在於協調肝臟的陰陽平衡,中醫認為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大棗、山藥都是不錯的選擇。飲品方面,白開水以外,菊花茶、金銀花茶也很適合春季飲用。喝酒傷肝,春季更不宜喝酒。
4、給腸胃放個假
日常飲食要有節制,我們的腸胃也需要休息的時間。如果飲食過量,除了腸胃之外,人體許多臟腑都要為之忙碌工作,連大腦也要退讓三分,因此,進食後會發生大腦昏沉的現象。飲食不宜太飽,不妨每週都讓腸胃有一個休息日,減少一餐或以稀粥、水果等代替一頓正餐,來減輕腸胃的負荷,可幫助我們排出體內積存的毒素。
中醫:不同體質養生注意事項
中醫針對9種不同體質的人群,給予大家養生建議:
1、平和體質:一般正常體質,春分養生只要注意飲食搭配合理即可。
2、陽虛體質:手腳怕冷,胃部怕冷。春分本應是陰陽平衡的時期,但陽虛體質者,陽弱不能和陰平衡,容易發生腹瀉,應該注意溫補、均衡膳食。
3、陰虛體質:臉潮紅,眼睛乾澀,容易口渴,皮膚乾燥,手腳心發熱,大便易乾結。可以多吃點百合、芝麻、鴨肉蓮藕湯。
4、氣虛體質:虛弱,疲勞,經常出虛汗,易感冒。除了飲食上調養以外,應該適量多運動,因為運動可以幫助補氣。
5、痰濕體質:較肥胖,感覺肢體困重。應多吃些蘿蔔、冬瓜、海藻、海帶、薏米。
6、瘀血體質:有黑眼圈,女性痛經,老年人人血液黏稠,皮膚容易出現瘀血斑點。適合吃一些海藻、紫菜、黑豆、柚子、山楂。
7、濕熱體質:容易生粉刺、暗瘡,有口臭,小便黃。可適量吃些西瓜、冬瓜、黃瓜、苦瓜、芥菜、通心菜。
8、氣鬱體質:情緒低落,容易失眠。可以喝麥片牛奶、小柴胡湯、黃花菜雞蛋湯。春分郊遊踏春很有功效。
9、過敏體質:易過敏,起蕁麻疹,皮膚一抓就紅。應該少吃海鮮和辛辣刺激之物,少喝白酒。
養生關鍵:提高免疫力
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蔬菜、水果、雞蛋、瘦肉等。(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飲食方面注意均衡飲食,少吃辛辣、油膩食物,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蔬菜、水果、雞蛋、瘦肉等。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促進血液系統循環,幫助維持機體正常運作。
此外,養生的關鍵在於提高自身免疫力。精神上保持樂觀向上、平和的心情。起居方面要堅持適當鍛練以增強體質,可以採取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方式。同時要適當休息,保持正常的睡眠時間和規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