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防失智症 腦科權威醫師教導OK指體操(組圖)

作者:竹内東太郎  2023-03-19 1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手指
進行手指運動或是在日常中稍微花點心思,就可以預防失智症。(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失智症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照護。而需要照護的程度,主要是根據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立程度分為五個階段。

一~二階段是以守護為主,雖然多少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但並不算太嚴重,然而,若是第三階段以上,照護的負擔會一口氣加重許多。

不只需要照護患者的飲食、如廁,不分晝夜的徘徊(在無意識下到處亂晃、走來走去)更是讓人得隨時緊盯不放。此外也有很多病例是會發出怪聲或是對照護者暴力相向。

若到了這地步,照護者的負擔與疲勞都會達至頂峰,居家照護會變得非常艱難。

而當居家照護達臨界點,將失智症患者送至安養中心的狀況,則是已經到達非常後期的階段了。

特殊老人安養中心費用負擔較低,因此排隊等著進入的人很多,即使是進入老年人保健護理設施或集體康復之家,或是需付費的老人安養中心,在費用以及收容人數上,也是一大難題。

日間服務或是短期照護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負擔,但也有限制。

另一方面,失智症患者人數增加,從社會面來看,還會出現各種問題。例如近年來因高齡者危險駕駛所導致的事故就被視為是一大問題,像是踏錯煞車與油門、看錯紅綠燈與標誌、逆向行駛高速公路……。

失智症這種病,尤其容易讓大家有很不好的印象,或許是因為害怕自己未來也會患病。

不論是自己還是家人,只要罹患失智症就完了。我可以清楚地對這些懷抱不安的人說:請不要放棄。

進行「OK指體操」或是在日常中稍微花點心思,就可以預防失智症,而且就算罹患了失智症,也極有可能治癒。

真能做到這種事嗎?接下來讓我仔細說明其中理由與具體方法吧。

理解大腦傳遞資訊的構造

要理解失智症這種病,首先要理解大腦的活動構造。

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傳遞資訊的呢?首先來概略說明一下。以下有些不常聽到的專有名詞,所以或許會有些無聊。而且比起這些,或許大家會更想早點知道「OK指體操」的內容。

但是,我接下來要說明的內容,能讓大家更了解「失智症是能治癒的」,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看。

大腦最重要的工作是傳遞資訊,而這工作就由神經細胞(neuron)來擔任。

我們人類的大腦約由一四○億個細胞構成。其中有4%,約四~五億個是神經細胞,其餘大多都是神經膠質細胞,這些細胞是「支援部隊」,負責供給神經細胞營養。

大腦是由這些神經細胞一一連結起來,形成一個複雜的資訊網路。

在各神經細胞的周圍,有如樹木枝芽般伸出無數分支的樹突。其中一支特別長的分支是軸突,其前後方連接有其他的神經細胞。這部分被稱為突觸。

我們透過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鼻子聞到所獲得的各種外部訊息(刺激),會通過軸突,藉由突觸傳遞給其他細胞。此外,由大腦下達的指令也透過相同的路徑傳遞至末端。

擔任傳遞資訊任務的,是協助感知資訊的能量源(ATP)與神經傳遞物。兩者都是由神經細胞的作用而被製造出來的。

若用汽車來比喻,ATP就是引擎。神經傳遞物則可以想成是讓引擎順利轉動的機油。

不論是ATP還是神經傳遞物,都是神經細胞中粒線體這種細胞器官所製造。人體攝取到的葡萄糖(就像是汽車中的「汽油」)會被血液運送到這裡,然後藉由TCA循環(檸檬酸循環)作用,生產ATP和神經傳遞物。

在此,尤為重要的是,在TCA循環的運作中,除了葡萄糖,氧氣(就像汽車的「電力」)也是絕對不可或缺的。

也就是說,若葡萄糖與氧氣這兩種要素不夠,大腦的運作會急速惡化。

還有一點很重要,神經傳遞物中,有些像乙醯膽鹼或多巴胺一類物質,體內生產量很少,必須透過外界補充。

誠如上述,處理資訊的神經網路系統構造是非常精密且微妙的。

因此,神經細胞一旦受傷或受到破壞,即便只是一部分發生異常,就無法順利傳遞資訊,或是受到阻斷。

尤其與失智症有密切相關的海馬迴以及杏仁核兩部分。這兩部份位於大腦側面深處,有執掌記憶的神經細胞叢聚。

失智症就是神經細胞受到破壞所引起的疾病。首先希望大家知道這點。

老人
「失智症」不是病名,是各種原因導致大腦神經細胞受損,而出現的症狀總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神經細胞運作衰退的原因

接下來我們要來談談神經細胞受損的原因。

失智症依引發症狀的不同原因,被分為幾個大類,根據各不同特徵的症狀,治療方式也不同。

失智症的定義是「正常發育的各種精神機能因慢性減退、消失而導致無法自理日常生活、社會生活的狀態」。

一開始會出現的主要症狀是記憶力降低,隨著認知機能的惡化,也多會出現以下症狀。

‧失語:說話、聽話的語言機能降低。

‧失用:大腦雖理解,卻無法隨心所欲行動。

‧失認:無法好好掌握透過五感,如視力、聽力等所獲得的資訊。

‧執行功能障礙:計畫事物、建立順序以實行的機能低落。

失智症可以分為兩大類,即「退化性」與「血管性」兩類。

前者因退化會導致神經細胞大範圍死絕,是一種大腦會萎縮的疾病。後者則是大腦的血流惡化,導致部分神經細胞壞死的疾病。

不論是退化性還是血管性,同樣都是神經細胞運作麻痺,這即是導致失智症的直接誘因。但是,會演變至此的原因與過程則各不相同。

退化性失智症,舉例而言有「阿茲海默症」、「路易氏體型失智症」、「皮克氏病」等。

另一方面,血管性失智症則有腦梗塞(腦血管堵塞的疾病)、腦出血等原因所導致的失智症,以及因頭部外傷後遺症,或是慢性硬膜下血腫、腦腫瘤、原發性常壓性水腦症而導致血流障礙等。

各原因患者數的比例,血管性的為最多,約佔40%,其次退化性約佔30%,而原發性常壓性水腦症等則屬於「其他」。

近年來的趨勢特徵是阿茲海默症的退化性患者有顯著的增加。

順帶一提,「失智症」不是病名,正確來說是症狀名。如同前述,因各種原因導致大腦神經細胞受損,而出現的症狀總稱,就是失智症症候群。

 

本文摘自世茂出版社《動動手腳指,活腦不失智:腦科權威醫師教你改善大腦血流、恢復神經功能的體操!》,作者:竹内東太郎醫師。

来源:世茂出版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