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降低膽固醇 就能活得更久?大錯特錯(組圖)

作者:大衛‧博瑪特  2022-10-10 01: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烤雞柳

麩質並非唯一的壞人。如果要改變身體的生化作用,必須瞭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對身體產生的不同影響。

大腦的愛恨情仇

我們不可能去除體內所有的脂肪,因為大腦主要是由脂肪構成的。沒有大腦,你看來或許還是人模人樣,但你大概什麼也做不了,除了競選公職。——蕭伯納

在我治療過的病人當中,最令人驚異的,就是完全去除含有麩質的食物之後,宛如新生一般重拾健康。他們也重新瞭解脂肪的重要,並提防碳水化合物。我親眼目睹,有人因此走出憂鬱症、克服慢性疲勞、逆轉第二型糖尿病、使強迫症的行為消失,並從很多神經病症得到解脫,從腦筋混沌到躁鬱症都有。

除了麩質,碳水化合物對大腦健康的衝擊也很大。換言之,麩質並非唯一的壞人。如果你要改變身體的生化作用,變成容易燃燒脂肪、克服發炎、避免疾病和精神失調的體質,還有一個重大因素必須納入考量,也就是:瞭解碳水化合物與脂肪對身體產生的不同影響。

諷刺的是,自從營養變成一門「科學」,我們的健康狀況反而愈來愈糟。我們要吃什麼、喝什麼,本來源於文化習慣與傳統,但現在已變成被短視近利的營養理論操控。

我們可別忘了,其中還涉及食品製造廠的商業利益。以早餐麥片為例,你去超市購物,會發現貨架上各種廠牌、各種口味擺得滿滿的。製造這種含高碳水化合物的廠商,可曾真正把你的健康放在心上?

回想過去幾十年的經驗。你應該還記得,有關營養與新陳代謝,學者專家提出很多新的原則。例如,最先我們認為蛋營養豐富,後來我們得知蛋含有很多的飽和脂肪,應該避免,以免損害健康。這些不同的說法就像白噪音,讓你愈聽愈糊塗,不知如何是好。

脂肪、膽固醇與大腦效能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可以吃富含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這樣的美食可增進你的大腦效能。但過去幾十年來,脂肪就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說這是不健康的東西,我們漸漸變得恐懼脂肪、對碳水化合物上癮。廣告、減重塑身中心和健康書籍不斷灌輸大眾,幾乎零脂肪、低膽固醇的飲食才有益健康。

沒錯,有些脂肪的確會造成健康問題,如工廠加工、提煉的油脂。現在更有明確的研究結果,證明「反式脂肪」對人體是有毒害的,而且會造成很多慢性病症。但我們不知道人體還需要好的脂肪和膽固醇,才能妥善運作。如果我們吃進大量碳水化合物,即使是不含麩質的高纖全穀,也會吃出問題。

野菜飯
我們幾乎不需要碳水化合物,只要一丁點碳水化合物就可以生存,也就是利用肝臟提供的肝糖。

其實,我們幾乎不需要碳水化合物。我們只要一丁點碳水化合物就可以生存,也就是利用肝臟提供的肝糖。但我們的身體卻少不了脂肪。吃下脂肪就會變胖?很多人都以為如此,然而事實上,肥胖和新陳代謝的問題,並不是脂肪造成的,而是因為吃了太多的碳水化合物。

膽固醇也是一樣:吃高膽固醇的食物,並不代表你血液中的膽固醇會升高。高膽固醇食物會使人容易得心臟疾病的說法,可說是一大謬誤。

脂肪、基因與最新科學研究

我希望你認真想想這點:也就是尊重你身上的基因。在人類演化的長遠過程當中,脂肪一直是代謝的好原料。人類的祖先已吃了兩百萬年的高脂食物,自一萬年前農業開始發展,碳水化合物才變得豐足。但我們可別忘了,我們身上仍帶著狩獵/採集者的基因。這可說是一種節儉基因。

1962年的遺傳學家尼爾〈James Neel〉最先提出這種假說,用以解釋第二型糖尿病的遺傳基礎。根據理論,這種基因會使人類容易得到糖尿病,因為我們身上的「節儉基因」原本具有適應優勢,讓我們在食物短缺之時,得以把脂肪囤積在體內,才不會很快就餓死。

然而,我們邁入現代社會之後,食物無匱乏之虞,我們其實已不需要「節儉基因」,卻依然克勤克儉地把我們身上的脂肪儲存起來,因此導致肥胖和糖尿病等問題。不幸的是,我們身上的節儉基因要適應飲食的巨大改變,無視「儲存脂肪」的指令,必須耗時四萬年到七萬年。儘管有人認為,由於我們身上具有這些促進脂肪留存的基因,因此減肥很不容易,然而要不是這些「肥胖基因」,人類早就在地球上滅絕了。

除了夏末水果盛產,我們的祖先很難獲得豐足的碳水化合物。然而,這種碳水化合物有利於脂肪的生成與儲存,因此能熬過食物和卡路里缺乏的冬季。現在,我們的身體在基因的指令之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貯存脂肪。但這個發現只是冰山一角。

2012年秋天,《阿茲海默症期刊》刊登了梅約醫學中心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年紀大的人如果吃很多碳水化合物,發生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會高出四倍,這正是阿茲海默症出現的前兆。輕微認知能力受損涉及的層面包括記憶、語言、思考與判斷。

這項研究還發現,飲食中含有最多健康脂肪者,認知能力受損的機率減少42%。另外,如飲食含有最多健康蛋白質來源者,如雞肉、紅肉和魚,認知能力受損的機率可減少21%。

1998年,研究人員曾比較阿茲海默症病人的大腦與正常人大腦中的脂肪含量。荷蘭研究人員在死後病理解剖的比較研究中發現,阿茲海默症病人與對照組相較,其腦部脂肪明顯變少,尤其是腦脊髓液中的膽固醇與游離脂肪酸。

2007年,《神經學期刊》刊登了一篇研究報告。參與這項研究的受試者多達八千多人,年齡皆在六十五歲以上,大腦功能完全正常。研究人員針對這些受試者展開為期四年的追蹤研究。在這段期間內,約有280人罹患失智症〈大都是阿茲海默症〉。

研究人員調查這些受試者的飲食習慣,特別是他們吃魚的量〈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有益大腦和心臟〉。結果發現,從不吃魚者,罹患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增加37%。天天吃魚者,罹患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減少44%。經常食用奶油者,罹患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沒有顯著改變,但如經常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油,如橄欖油、亞麻籽油或核桃油,與很少食用這種油的人相較,罹患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減少60%。

研究人員還發現,如經常吃富含omega-6脂肪酸的油〈如典型的美國人飲食〉,少吃含omega-3脂肪酸的油或魚,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可能會比不吃omega-6脂肪酸的油的人高出兩倍。

這樣的研究多不勝數,弗明翰心臟研究的研究人員喬治‧曼〈George Mann〉因而論道:研究一再證明,高脂、高膽固醇飲食會引發心臟疾病的假設是錯的。但科學家、籌資企業、食品製造廠甚至政府機構,或許基於複雜的原因,如驕傲、利潤或成見等,仍不斷鼓吹這樣的假設。這可說是本世紀最大的健康騙局。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認為,如果降低膽固醇,就能活得更久、更健康。其實,這樣的觀念可說大錯特錯。我們一直認為飲食油脂會使我們的膽固醇升高,因而增加心臟疾病和中風的風險。其實,早在十九年前,研究人員已證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本文整理、節錄自大衛‧博瑪特《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天下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来源:天下文化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