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公共財政陷入混亂 對經濟構成嚴重威脅(圖)

 2023-01-25 21: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債務快速增加,對於今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構成嚴重威脅
債務快速增加,對於今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構成嚴重威脅。(圖片來源:WANG ZHAO/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過去三年,北京當局的「清零」防疫政策重創經濟,也導致政府財政支出陷入混亂,地方政府債務快速增加,對於今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構成嚴重威脅。

在3月的「兩會」召開前,中國各地方政府已經先行召開了地方「兩會」,並陸續公布了2023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等政策計畫,這些政府文件也凸顯出地方政府在過去幾年維持應對COVID-19(新冠病毒)的「清零」政策的巨大財政壓力。

中國財新網報導,作為經濟總量最高的省份,廣東省各級財政在過去三年累計投入1467.93億元(人民幣,下同)用於疫情防控。這三年裡每年的疫情相關支出都比前一年增加約50%,這個數字在2022年達到711.39億元的最高值。

中國其它主要省市也存在應對疫情的財政支出大幅度攀升的情況。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中國首都北京市去年在疫情防控上的支出近300億元,比2020年增長140%;福建省在去年將130.4億元用於新冠防控,同比增長56%。

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的中國問題專家克雷格·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認為,維持「清零」政策的高額成本給中國經濟帶來了破壞,使中國的公共財政陷入混亂。

辛格爾頓告訴美國之音:「飆升的地方債務對中國經濟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並增加了地方政府違約的風險。這些債務擠壓了政府刺激增長、穩定就業和擴大公共服務的能力。」

公共財政(Public Finance),是指國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會資源,用於為市場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動或經濟行為。而過去三年在中國,這部分財政支出卻多用於核酸檢測、對民眾和工廠的封控方面。

倫敦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中國經濟研究員謝娜·岳(Sheana Yue)認為,重新開放還不足以支撐經濟復甦,北京當局將採用積極的財政政策來支持增長。「官員們可能會依靠房地產和基礎設施的舊增長模式來支撐經濟。已經有跡象表明,今年的財政政策將更具支持性。」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報導稱,北京當局正在討論最高3.8萬億元的地方政府特別債券配額。

目前中國各界對於經濟反彈力度、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以及推動增長的主要方式等問題仍存分歧。這些問題涉及到經濟增長中的一些不確定性因素,例如,房地產行業危機緩解情況、民眾消費復甦力度、通貨膨脹壓力大小等。其中,也不乏一些由來已久的爭議,例如,經濟應該依靠消費拉動還是投資拉動?基建投資究竟是否應該繼續擔任擴大內需的主力軍?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判斷,房地產投資驅動經濟增長的時代恐怕已經成為歷史;2023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大概率會上升,對於出現較明顯通脹壓力的可能性,應該有充分思想準備;為了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中國可能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忍受較高的通脹率;面對內需疲軟的態勢,主要宏觀政策手段應該是擴張性財政政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