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些症狀 當心「肝」出問題(組圖)


俗諺云: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面對肝炎、肝硬化,臨床症狀、體徵多樣,若能依著患者的體質類型而「辨證論治」,不但症狀可大為改善,檢驗數據也往往會隨著進步。底下舉幾個常見的問題,或可藉此略窺中醫治病的特點與精神所在。

發燒

若是發燒伴有怕冷、肢體痠痛,表示病邪還在「表」層,自當祛風解表;有些肝炎患者低熱不退、胃脹、噁心吃不下,表示中焦有「濕熱」,可以甘露消毒丹加減治療;還有少數患病已久的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發燒總是在午後,容易口乾、手心腳心熱,人變得消瘦憔悴,那是「陰虛發熱」,該以一貫煎加減來處理。

疲勞無力


當我們覺得疲勞乏力,整天想睡提不起勁,必然會想到肝是不是出了問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當我們覺得疲勞乏力,整天想睡提不起勁,必然會想到肝是不是出了問題。由於肝炎、肝硬化過程中,糖代謝紊亂,乳酸轉化為肝糖原的速度減緩,能量來源不足,加上膽鹽瀦留,影響神經與肌肉結合處的生理功能,甚至維生素E的缺乏,都可能讓人覺得極度疲倦。就中醫臨床觀點而言,肝病患者的疲勞,多半是「濕濁」停留體內造成的,但濕邪也容易兼夾其他病邪,若是偏寒的宜用藿香正氣散,若是偏熱的可用龍膽瀉肝湯。另外有少部分病程較久的,可能是「氣虛」才引起疲勞,這還得請教專門的醫師辨證,才不會誤治。

消化道症狀

由於肝臟生理代謝障礙、消化液和膽汁分泌失常及門靜脈血流阻滯,肝病患者多半有消化道的症狀。最常見的是食慾減退,特別是怕吃油膩的食物,較嚴重的還會噁心嘔吐,長期腹脹,尤其是吃完東西後更不舒服。這些症狀,中醫認為也是「濕濁」停留中焦在作祟;此外,也要注意「肝氣」的問題,因為依照五行生剋的道理,木會剋土,而肝膽屬木,脾胃屬土,當肝膽受邪,肝氣橫逆,即來剋土,影響脾胃運化的功能,這叫「肝胃不和」,可用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

肝區疼痛

發生在右上腹靠近肋骨下緣,這是因為在肝炎急性期,肝臟發炎腫脹,使肝臟外面的一層「包膜」繃得很緊,影響包膜上的感覺神經末稍,因而產生疼痛,每當劇烈活動或進食後疼痛加重。也有部分病人在恢復期,仍感疼痛,這是因為肝包膜與鄰近臟器組織發生粘連之故,當發炎的肝臟好轉縮小時,粘連拉得更緊,因而發生疼痛。古人有「肝鬱脅痛者,悲哀惱怒,鬱傷肝氣」的記載,故而右上腹脅肋的疼痛,多歸咎於「肝氣鬱滯」,並與憂鬱易怒、情緒緊張有關。就肝炎病人而言,發生情志抑鬱的原因有二:一是肝炎病人因邪氣影響,肝氣不舒,本身就容易出現難以克制的發怒、情緒易激動的症狀;二是肝炎病人常害怕病情惡化,擔心會發展成為肝硬化或肝癌等,由於這些顧慮,影響病人的睡眠和飲食,使之精神疲憊,肝痛加重,肝功能異常,而病情加重又進一步使之憂心忡忡,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基於上述概念,中醫常用金鈴子散等疏肝理氣藥來處理肝區的悶脹疼痛,若有刺痛、刀割樣疼痛,則需配合丹參、五靈脂等活血化瘀藥。

黃疸

由於肝細胞損傷,影響膽紅素的轉換及排泄,同時毛細膽管破裂,使膽紅素回流入血液循環,於是造成黃疸。古人認為黃疸與「濕」最有關係,並將其分為陽黃與陰黃,陽黃屬實證,用茵陳蒿湯治療,陰黃屬虛證,用茵陳朮附湯治療。

肝掌及蜘蛛痣

可能是肝功能障礙,雌性激素不能正常破壞而堆積,使局部毛細血管擴張所致。肝掌是指手掌大魚際、小魚際及手指掌面出現鮮紅色區域,手指基底部見紅色斑點或斑塊,加壓後可變為蒼白色;蜘蛛痣的形態為中心小動脈放射出許多細小血管,狀似蜘蛛,用手壓迫後則消失,放手則又恢復,多發於面、頸、胸、臂、背及手部。清代醫家唐容川所著的血證論曾提到:「血臌之證,脅滿小腹脹,滿身上有血絲縷,煩躁漱水,小便赤,大便黑,腹上青筋是也」很像肝硬化、肝癌患者的表現,其中的血絲縷可能就是蜘蛛痣,足見這種問題應配合活血化瘀的方法來治療。

水腫及腹水

白蛋白減少、醛固酮增加、納瀦留均可能造成水腫,而肝門靜脈高壓更促進腹水的形成,當有了水腫或腹水,表示肝病已較嚴重。中醫認為肝腎同源,久病及腎,還認為肝病及脾,將土不制水,因此對於水腫及腹水的治療,除了治肝之外還要注意脾、腎的問題,這是較為複雜而棘手的。

以上所舉只是大要,由於肝病的臨床問題多多,每一種問題又會因著病人的體質不同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所以任何一帖偏方均不足以涵蓋,這也就是傳統中醫強調望、聞、問、切,強調「辨證論治」的關鍵所在。當然,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中醫除了遵循傳統之外,還可配合現代醫學的檢查,例如,膽紅素偏高者可加入鬱金、茵陳、山梔、金錢草等藥;GOT、GPT較高者可加入丹參、赤芍或敗醬草、板藍根等藥;若是白蛋白與球蛋白異常,則需根據人體氣血陰陽的偏差來做調整;至於超音波檢查發現有脾腫大者,常會加入鱉甲、牡蠣、地鱉蟲等藥,若是有脂肪肝,則加入山楂、蒲黃、澤瀉等藥。但還是句老話,這些藥物都必須在適合患者體質的原有處方中加入,不可違背中醫辨證論治的精神,如此,才不失為中西醫結合的適宜處方。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臺灣臺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本文經作者授權刊載,轉載本文請取得作者同意。

本文留言

作者葉慧昌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