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詔書大多是使用大幅硬黃紙書寫製成。圖為廣西貢院聖旨頒詔的模擬表演。(圖片來源:Gisling/維基百科)
由於清朝是中國最後的、距離今日最近的一個王朝,加上近年來播放過不少受人歡迎的清宮劇,致使大眾對清朝很感興趣,甚至有一些人是通過影視劇作來了解大清歷史的。姑且不論影視劇本是否依照史實來鋪排,光論戲劇中存在著不少常識性錯誤。今天就來說說清宮劇中出現的歷史常識性錯誤:皇帝詔書、諡號。
首先談談一秀出來,就讓人感覺威風凜凜的皇帝詔書。
詔書
清朝以皇帝之名向外頒布的命令主要形式,包括了:制、詔、誥、敕、瀣等等。至於目的是在向天下百姓公告國政或垂示彝憲,書寫格式多半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作為開頭,中間文字為主要內容,結尾則為「布告中外/天下,咸使聞知」。
詔書多半交由內閣撰擬,接著再呈給皇帝,請他欽定。內容文字則是從右往左,呈現豎行書寫的墨筆楷書,且都是滿字、漢字合壁,右邊是漢文書寫,左邊則是滿文書寫。
我們在觀賞清宮劇時,都會看見皇帝下達命令之後,幾乎都是透過聖旨對外宣布,但其實在大清歷史中,清朝皇帝在發布命令時,多半是透過上諭黃紙的方式,甚少動用到聖旨。
其實,清代詔書大多是使用大幅硬黃紙書寫製成,紙高約達八、九十公分,橫寬則得依據文字內容的長短來訂定,長的詔書可以長達五、六公尺,表裏二層成長卷式樣,縱然面積大卻堅固,不易破損。
換句話說,清朝的詔書其實尺寸很大,實際需要兩位成人各自手持一端才能夠完全展開,因此當然不像戲劇中所展示的,可以供一個人手拿的小小卷軸而已。
至於硬黃紙,則是指把紙張放入黃檗汁中浸染到滅白為止,此舉可達到防止蟲兒侵咬、滅殺菌類之功效。
再來要介紹的一個歷史性錯誤,即是關乎諡號的運用。
諡號,就是指朝廷根據皇帝、皇后、王公貴族、官員、士大夫的一生事蹟,給予稱號,也就是所謂的諡號。此舉如同蓋棺定論。世人熟悉的春秋五霸,如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等稱呼,均屬於諡號。
不過,由於每個朝代的規定不同,因此逝世後能獲得諡號之人亦不相同。歷朝歷代給諡號多是文武百官居多,而得諡的官員還得具有一定資格,像唐朝規定必須是三品以上的職事官,才有獲得諡號的資格,此規定延續至清末。至於此種制度,被稱為諡法。
諡號往往被分成三類:具有褒揚性質的「美諡」、褒貶均等且獲得同情的「平諡」、具有批評與否定性質的「惡諡」。
那麼,無官職者難道就無法擁有諡號了嗎?那喜愛舞文弄墨者又該如何呢?其實,普遍說來,文人學者、高人隱士的諡號,是由其親友、門生、鄉紳等人後續加上的,故稱為私諡。
這類私諡,多半視當事者的品德、職業、地位及時代環境而有所不同,許多人的私諡都綴以先生、居士、處土、子等字樣。
再回過頭來說說清劇中出現的諡號之誤吧!觀賞過清宮劇的人都熟悉后宮的一位大人物--博爾濟吉特布木木泰!
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3月28日),出生於科爾沁部落的博爾濟吉特氏布木木泰,正是努爾哈赤的兒媳、皇太極的側福晉。她之所以赫赫有名,主要是來自於她撫育、輔佐過清世祖福臨、清聖祖玄燁兩代皇帝,被視為一代傑出政治家。
有研究者稱,布木布泰智謀多,她明白滿清雖已入關,但基業奠定尚未穩固,遂在兒子福臨及孫子玄燁背後採取高明的政治手段,進行皇權鞏固、拉攏漢人及團結各派等重要事項,終為大清帝國在中原打下百年基業,同時為康雍乾盛世開創深厚的基礎。
於是,後人研究多認為,康熙能成為一代賢明帝王,布木布泰的教導與輔佐占據一定的重要程度。
簡略介紹史實,再來談談引發人產生謬誤的部分吧!
康熙十六年(1688年1月27日),布木木泰崩逝,享年七十五歲,她被葬於昭西陵,並於雍正、乾隆時期,累加諡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
問題來了,在現今的清宮劇中,卻出現了飾演布木布泰之人說自己是孝莊……。
如若一再耳聞尚在世之人,稱呼著自己未來逝世後將被加上的謚號、廟號,怎不令人感到錯亂呢?!
所以說,觀賞任何古裝影視作品,包括所謂的歷史劇,均得睜大眼睛,仔細琢磨琢磨,方才不被令人嚮往的古代場景所帶動,而忘卻一些歷史常識。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