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保外匯 銀行做虧損準備 打擊企業避險(圖)


9月26日,中國央行決定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20%。(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9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斷下跌,貶值週期開啟,9月26日,中國央行決定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20%,讓銀行計提風險準備,打擊使用外匯的企業遠期購匯需求。

時隔兩年多以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再次邁入「7」時代,市場對人民幣匯率關注度持續提升。9月26日,中國官方發布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7.0298,調降378個基點。

隨後,中國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穩定外匯市場預期,決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零)上調至20%。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短線拉升逾200個基點,由跌轉漲。截至本文發稿,美元兌在岸人民幣報7.1609,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報7.1620。

中國央行調整風險準備金率釋放了什麼信號?調整後將如何影響人民幣匯率

遠期售匯業務是銀行對使用外匯的企業提供一種匯率避險衍生產品,企業通過遠期購匯能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未來匯率風險。一般來說,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被視為外匯市場「自動穩定器」的工具,而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與人民幣貶值預期密切相關。

對於此次調整,市場普遍認為,上調遠期售匯業務的準備金率,意味著要求金融機構按其遠期售匯簽約額的20%交存外匯風險準備金,相當於讓銀行為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虧損計提風險準備。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上調遠期售匯業務的準備金率,將提高銀行遠期售匯成本,降低企業遠期購匯需求,進而減少即期市場購匯需求。

據中國第一財經報導,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此次央行上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主要是通過市場化手段,增加了企業遠期購匯成本,影響金融機構和企業使用外匯的行為。

國際投行高盛的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們預計人民幣在短期內將持續疲軟,部分原因是美元普遍走強,」匯率下一個值得關注的關鍵水平是7.20。

9月23日,據21世紀經濟報導,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展望未來,短期內受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以及地緣因素帶動避險需求等影響,美元還將強勢運行一段時間。這意味著年底前人民幣兌美元仍有被動貶值勢頭,不排除進一步貶值至7.2至7.3區間的可能。

另外,中國央行或已經啟動另一項「秘密武器」--逆週期因子,這是中國央行用來穩定匯率的一項工具,主要作用於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日前撰文表示,測算表明,在2022年人民幣匯率兩次急速貶值期間,中國央行事實上已經啟用「逆週期因子」。在人民幣匯率第二次急速貶值期間,8月30日、9月1日和2日,中國央行採用「逆週期因子」調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幅度分別為0.46%、0.29%和0.22%。

2017年5月2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由「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調整為「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週期因子」,「逆週期因子」由此誕生。當外匯市場出現明顯波動、人民幣持續貶值,就會重啟「逆週期因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