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圖片來源:手繪插畫志清/看中國)
古人對於某些物件的稱呼與今人不同,例如出於《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的「尺素」,指的正是書信,而詩中提及的「尺素書」,指的正是使用素帛所寫成的書信,也就是帛書,又稱為繒書。因為這一首樂府詩,世人開始以尺素作為信件之代稱。
從「尺素」談書信
眾所周知,自從東漢蔡倫統整了造絲紙工藝和造樹皮布紙工藝,研發出好用又便宜的「蔡侯紙」之後,人們才開始廣泛使用「真紙」。在此之前,民眾都是使用簡(竹片)牘(木片)或絹帛來寫字。
中國的絲織業可謂歷史悠久,在紙張尚未出現之前,柔軟又擅吸水的絹帛,是寫字、繪畫的重要材料之一。據悉,古人拿素白的帛來書寫一事,可追溯至春秋時期。現存最早的帛書,當屬1942年出土於長沙子彈庫楚墓中的實物。此帛書寬38.7釐米,長47釐米,上頭共有900多個的楚國文字。
雖然絲織品早早就成為書寫用具之一,卻由於造價昂貴,讓不少人卻步。《北堂書鈔・卷第一百三》即載,「崔瑗與葛元甫書云:『今遣送《許子》十卷,貧不及素,但以紙耳。』」
不過,或許也因為絹帛的珍貴及其製程狀況,這才讓「尺素」一詞,自然呈現出「簡牘」二字所不具備的柔軟形象。
「飲馬長城窟行」之名依《樂府詩集》題解,乃是指出征的軍人與馬匹途經長城休息,在城邊的泉窟中飲水的情況,其內容則描述了一名婦人對於身處戰爭前線的夫婿的深切思念及心境變化: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夙昔,一作:宿昔)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這首漢代五言古體詩的上半部,刻劃了綿長不絕的情感,下半部則透過「長跪讀素書」「上言」「下言」等文字,與上述情思進行呼應,同時烘襯了這一封書信充滿思念的特點,令人細細讀來,逐漸構思出一幅動人的圖像:一位女子挺直著腰身、靜靜跪坐著,非常恭敬又專注地閱讀著這一封滿是對佳人的殷切叮囑及深情思念的、長長的信件。
文中的「尺素」二字,不禁令人感到這一「絲織信件」所透發出來的情感,是樸素無華,不經矯飾的,是經一絲一縷緩慢織構出來的綿密長久。
提及「尺素」之作品
在歷代文人作品中,不乏採用「尺素」之作,例如:
西晉陸機《文賦》:「函緜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唐代張九齡《當塗界寄裴宣州》:「委曲風波事,難為尺素傳。」
唐代令狐德棻主編的北周紀傳體史書《周書·王褒傳》中有:「猶冀蒼雁赤鯉,時傳尺素。清風朗月,俱寄相思。」
宋代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宋代韓駒《題畫太一真人》:「龍眠 畫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
清代納蘭性德《採桑子》:「殘更目斷傳書雁,尺素還稀。一味相思,准擬相看似舊時。」
中國經學家劉師培 《與友人論文書》:「龤鐘律於朱弦,彰玄黃於尺素。」
書信代稱
除了以「尺素」代稱書信,古人又因為書寫材料在歷史上屢經演變,或因流傳的相關典故,而為書信取了諸多別稱,例如:
因為書函長約一尺,而稱書信為「尺牘、尺翰、尺簡、尺紙、尺書」;
因為蘇武歸漢涉及雁足繫有帛書,而稱書信為「雁足、雁帛、雁書、鴻雁」;
因為宋代蜀地擅長製作隱然呈現花木麟鸞圖案的十色彩箋,故稱書信為「鸞箋」;
因為舊時豎式信箋,多採用紅線劃分八行,故稱書信為「八行書」;因為古人常將寫好的書信裝入竹筒或木筒來捎寄,進而稱書信為「書簡、書筒」。
另外,《飲馬長城窟行》中提及的「雙鯉魚」亦是書信之代稱。這是因為古人常將書信結成雙鯉形狀,或是將書信夾在鯉魚形狀的木板中,再寄出。「雙鯉」「雙魚」「魚書」等,同樣是書信的別稱。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