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2年5月16日訊】四月份的金融統計數據,中國央行公布了。
具體的貨幣統計數據,社會融資存量數據,大家都可以去網站查看,也看不出來什麼問題,但是,大家最關注、與中國經濟冷熱關係最密切的社融增量數據,卻遠超出市場預期——不是遠超預期的好,而是遠超預期的差!
社會融資增量9100億元,相比上個月4.65萬億元,是腰斬之後再腰斬,然後再打個75折;相比去年同期的1.86萬億元,也直接減半還多。
單看9100億元這個數據,絕對值上看,似乎並不是歷史最差。過去5年間,還有2020年2月、2019年10月,2019年2月和2018年10月可以對照。
但是,我們都知道,有多大腳,就要穿多大的鞋。以前零星出現9000億元左右社融增量的時候,中國GDP還在100萬億元之內呢,現在中國的GDP規模,可是115萬億元呢!
進一步考慮不同時期中國的經濟規模,4月份的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數據,可以說,是中國2009年有社會融資統計以來的最差。
根據央行的定義,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係獲得的資金額。具體到月份數據,簡單說,就是全社會所有經營實業的人,過去這1個月之內從金融體系拿到的所有錢——這個社融增量數據,意味著整個社會的實體經濟部門,在4月份裡,從金融體系中拿到的錢,相比當前的經濟規模,是過去幾十年來最差的。
以往筆者一直都在強調,當代主要國家的經濟,都是典型的信貸驅動型經濟,信貸和融資的額度,某種程度上說,就是經濟的鏡面。想要真正瞭解有多「差」,需要進一步分析4月份的社融增量數據的四個大項——人民幣貸款、企業債、政府債和股票的融資的規模:
人民幣貸款是3616億元,同比少了9224億元;
企業債券淨融資3479億元,同比少145億元;
政府債券淨融資3912億元,同比多173億元;
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166億元,同比多352億元。
眾所周知的是,我們中國的經濟體系,以間接融資——也就是貸款為主,貸款量和貸款增速,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衡量中國經濟涼熱的溫度計。4月份新增人民幣信貸總額,創出2009年12月以來的社融口徑新增人民幣貸款的最低值,可謂是中國經濟最近10多年來的冰點時刻。
相比之下,包括債券和股票在內的直接融資基本穩定,算是個好消息。這一要歸功於股票註冊制的穩步推進,加大了股票融資的力度;另一方面,政府債券發行依然很積極,說明瞭政府對於經濟的托底意願十分明顯。
鑒於貸款融資是中國經濟運行的核心,從央行公布的居民貸款和企業貸款數據,我們進一步瞭解到,宏觀經濟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
住戶貸款減少2170億元,同比少增7453億元。其中,住房貸款減少605億元,同比少增4022億元;不含住房貸款的消費貸款減少1044億元,同比少增1861億元;經營貸款減少521億元,同比少增1569億元。
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5784億元,同比少增176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94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652億元,票據融資增加5148億元。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379億美元,外幣貸款減少217億美元。
居民部門的貸款需求大幅度減弱,住戶貸款罕見地出現了減少,相比去年同期,無論是房貸、消費貸還是經營貸,都出現了明顯的萎縮。這說明瞭,整個居民部門在過去一個月裡,不敢再加槓桿買房了,不願意貸款買房,也不敢隨意花錢消費,連正常的生產經營,都開始收縮,中國的消費端降入冰點。
從生產端來看,新增貸款雖然維持了增加,但卻主要依賴於票據融資,全社會貸款需求疲弱,主要依賴於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來紓困——而票據融資大增的時候,一直是企業現金流極度緊張的時刻,生產端同樣降入冰點。
也就是說,從4月份金融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當前的消費端、生產端兩頭疲軟而且在萎縮,可以說是中國經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冰點時刻。
在這一條上,央行在答記者問中也並不諱言:「近期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進一步顯現,疊加要素短缺、原材料等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增多,有效融資需求明顯下降。1-4月企業貸款利率為4.39%,同比下降0.25個百分點,保持在有統計記錄以來的低位。」。
其他存款數據、貨幣供應量數據,這裡不再詳細分析,基本都能得出來類似的結論。那就是,就在過去的4月份,各種金融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真正掉入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冰點時刻,甚至,比疫情剛剛爆發的2020年2月份都還要糟糕——居民不願意消費,企業生產萎縮,政府財政幾乎成為了唯一的經濟發力部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