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I/Tadiran生產的第一款現代軍用無人機——「猛犬」(Mastiff)無人機(維基/Bukvoed/CC BY 2.5)
一提起無人機,人們可能馬上會想起美軍的MQ-9「死神」、MQ-25「刺鰩」或是RQ-4「全球鷹」等這些高大上的裝備,其實無人機出口最多的國家是以色列,占全球市場份額60%,比排名第二的美國高出近3倍。以色列無人機海外用戶包括美國、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和巴西,而且有5個北約成員國的軍隊裝備了以色列的無人機。
以色列的無人機發展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從20世紀80年代起,以色列政府對國內的研發資源進行整合,進一步增強了無人機的研發力量,依靠技術的創新性,運用最新的信息技術、材料技術和隱身技術,而且注重實際和實用性,根據本國的需求發展出能夠滿足不同軍事需求的無人機型號。
20世紀70年代初,以色列和周邊國家戰事不斷。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初期,由於缺乏空中預警偵察能力,以色列軍隊被埃及和敘利亞的聯合進攻打得措手不及,幾乎全面崩潰。戰後,以色列軍方和情報部門痛定思痛,決定發展無人機系統來彌補其情報來源的漏洞。同年,塔迪蘭(Tadiran)公司的「猛犬」(Mastiff)無人機完成首飛。「猛犬」無人機長達7小時的留空時間和實時圖像傳輸能力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一款現代軍用無人機。
1975年,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AI)按照以色列國防部的作戰需求,開始研發一款能夠持續飛行50小時,並且能夠攜載10kg的有效載荷,航程為30~50千米的新型無人機。一年以後,小型戰術遠程操控無人機「偵察兵」(Scout)研製成功。1982年,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發動了代號為「加利利和平行動」(Operation「Peace for Galilee」)的大型軍事行動。「猛犬」和「偵察兵」大放異彩,為以軍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實時戰場和目標圖像,支援以空軍的噴氣式戰鬥機,使其能夠在超越飛行員視線範圍的距離上打擊目標,為以軍一舉擊毀敘利亞部署在「貝卡」谷地的薩姆防空導彈陣地立下頭功。
以色列軍用無人機的出色表現引起了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注意。以色列先後和美國、瑞士之間的合作,研製成功了「偵察兵」無人機的一款增強型戰術無人機型號——「先鋒」(Pioneer)和「徘徊者」(Ranger)無人機。並且讓各國軍隊充分認識到無人機在戰爭中的作用,競相把高新技術應用到無人機的研製與發展上,發展出來一大批用途各異的軍用無人機。
近年來,以色列在無人機的發展上並沒有一味地向美國看齊,而是注重實際和實用性,完全根據本國的需求來確定,無論是技術開發還是作戰運用方面,均成果顯著,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無人機發展之路。
目前,以色列的裝備中,大型無人機有「蒼鷺」(Heron)、「超級蒼鷺」(Super Heron)和「競技神」(Hermes)450無人機,任務載荷為150~500千克,續航時間為20~50小時,可以完成實時偵察、監視與目標定位、為炮兵校射、通信中繼、對海域監視以及戰鬥毀傷評估等複雜任務。
以色列大型無人機「蒼鷺」(Heron)(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本文為榮譽會員專刊內容,歡迎您加入榮譽會員後繼續閱讀。榮譽會員每年享受24期《看中國會員專刊》。圖文並茂,設計精美,至尊專享。

如果您已是榮譽會員,請登入後,刷新本文即可閱讀。
您也可以單獨購買這一期專刊,閲讀這一期所有内容。單期半月刊售價$3.99(原價$4.99)。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