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最新經濟數據顯示通脹之火越來越旺(圖)

作者:文龍  2021-11-10 21: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通脹高企,滯脹不得不防,經濟開始衰退。
通脹高企,滯脹不得不防,經濟開始衰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11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11月10日,中國官方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超預期。通脹高企,滯脹不得不防,經濟開始衰退。

11月1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PPI同比升幅跳漲至13.5%,追平1995年7月水準,而CPI亦同步走升,為2020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雙雙走升的數據,讓原本下行壓力就大的第四季度經濟再添新愁。

CPI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在經歷了四個月的放緩之後,在10月份上升。上個月的同比增長率為1.5%,高於9月份的0.7%,也高於《彭博社》調查的經濟分析師的預期。

中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數據稱,受特殊天氣、部分商品供需矛盾及成本上漲等因素綜合影響,10月CPI有所上漲。

10月份CPI上漲主要是受非食品價格上漲影響較大,七大類非食品價格中有六大類出現上漲,其中與上游能源產品和原材料關聯較大的交通通信類和居住類分別同比上漲7.0%和1.7%,這表明上游工業產品通脹正在向下游傳導。另外,從環比數據來看,更加凸顯終端物價上漲的壓力也在不斷累積。

據《路透社》11月9日報導,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稱,「隨著PPI同比再創新高,CPI溫和抬升,上下游價格的’剪刀差’也再創新高,上游對於中下游企業的擠壓愈演愈烈,經濟運行不均衡的態勢仍在加劇。」

王軍並稱,如果全球供應鏈緊張局面不能有效緩解、國內相關產業政策不能靈活調整,此輪結構性通脹局面有向中期演進的趨勢,決策部門將面臨一個新的「兩難」甚至「多難」的局面。

三菱日聯銀行中國首席金融市場分析師孫武指出,國內企業承擔較高的成本型通脹壓力,已傳導至居民部門,「我們判斷通脹情況限制中國人民銀行實施較刺激性貨幣政策。」

隨著PPI同比再創新高,CPI溫和抬升,上下游價格的「剪刀差」也再創新高,上游對於中下游企業的擠壓愈演愈烈,經濟運行不均衡的態勢仍在加劇。

中國三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速「破5」之後,考慮到房地產市場萎縮、包括投資和消費的內需不振,以及缺煤限電會雖有緩解但難以明顯消退等因素,中國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進一步「破4」。

中國國家統計局10月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9.2。這是連續2個月低於關鍵的50大關,意味著製造業處於萎縮狀態。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11月3日報導,中國總理李克強到市場監管總局考察,並主持召開發展壯大市場主體工作座談會時說,「當前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

李克強沒有具體說明「新的下行壓力」的成因和程度,但是,這個用詞通常被用來代稱經濟放緩。

不過,從經濟趨勢來看,經濟滯脹已經到來。經濟是有自身運行的週期性規律的:復甦、過熱、滯脹、衰退,週而復始。目前拉動經濟增長的消費、投資、出口等「三駕馬車」全面放緩。

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簡稱滯脹或停滯性通脹,在經濟學、特別是宏觀經濟學中,特指經濟停滯(stagnation),失業及通貨膨脹(inflation)同時持續高漲的經濟現象。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此前撰文認為,大宗商品通脹的高點已現,經濟將逐季放緩,現在處在經濟週期的滯脹後期和衰退初期,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兩期轉換時點。

據《路透社》11月1日報導,在曾擔任過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賀鏗看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從今年二季度就開始,目前正在加大,經濟滯脹不得不防。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