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出行的交通設施(繪圖:志清/看中國)
現代如果沒有導航,別說出遠門,就算是市內轉悠也是真的不方便。那麼在古代,交通不太便利,配套設施也不齊全,古人出門做個生意,或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怎麼保證不迷路的呢?其實說來也很簡單,古人的智慧和能量,是我們後人不可估量的。
古代地圖
中國最早發現的地圖,是記錄在鼎上。
《左傳》記有:「運方圖物,貢金九枚。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入山林不逢不吝,魑魅魍魎,緬莫能逢之」。
這種有山、有水、有道路的地理圖,在四千年前就有了記載。後來,古人發明了紙張,人們就將地圖畫在了便於攜帶的草紙上。出門遠行,只要帶上一張地圖就能搞定。雖說那個時候地圖精準度不會太高,但大致方向是不會錯的。比方說要去長安,它至少不會給你帶到開封。
古代交通
受自然、經濟、政治等各方面的限制,古代交通遠遠不如現代便利。現代有高速、省道、縣道、鄉間小道,條條大路都能通到羅馬。
在古代,道路的名字叫法也很多,《爾雅・釋宮》中就有載:
「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逵。」
所謂達即通,分別表示路口有幾個岔口。比如丁字路口為三達,十字路口為四達・・・以此類推。
不過,叫法雖然很多,可實際上不管是水路還是陸路,古代的主幹道其實就那麼幾條。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古人出門沒有那麼多的選擇,反而更不容易走錯路。
因此,古人出遠門時,只要一直順著官道走,總能到達目的地。
古代路牌
有了地圖,有了道路,也少不了配套的指示系統。
雖說古代官道不多,但還是少不得有岔路口,以及人們為了方便而抄近路徒步踩出來的小徑。
《史記・李將軍列傳》:「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隨著交通的發展,道路的名堂越來越多,要是一不小心走錯路,恐怕浪費的時間不止是幾天幾夜而已。
於是,人們開始用「土堆」的方法來作為記錄里程數和邊界的標誌,這種土堆在古代被稱為「堠」。
堠又分為「里堠碑」和「界堠碑」,人們看到「里堠碑」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走了多少里,看到「界堠碑」就能知曉自己身在什麼地方。從而就能判斷自己有沒有走偏,還需要走多久才能抵達。現代的里程碑便是據此演化而來。
並且在一些通向各州、府縣的官道,沿途還修建了供官員休息的驛站,而出門遠行的古人們,只要通過這些驛站打聽、辨認方向,就可以一路順利抵達目的地了。
當然,不論是地圖還是官道、堠碑,都只能帶你去一些大地方。如果是去某個偏遠不知名的小地方,還是要靠最原始的方式——問路。
只要問詢方式正確,熱情好客的古人是十分樂於為遠鄉人指認方向的。
古人走錯路的故事
在擁有各種智能導航的今天,我們也難免會走錯路,何況是在信息閉塞的古代。雖然有地圖、道路、碑界指引,但古人走錯路其實也是時有發生的。
比如春秋霸主齊桓公,他曾帶人攻打孤竹國,結果在回來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好在靠著幾匹老馬領路,終於帶領隊伍走出了迷途,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老馬識途」的故事。
齊桓公這次迷路可以說是有驚無險,而歷史上另一位大人物,卻因為一次迷路,而懊悔不已,最終結束了性命,這個人就是一代名將——飛將軍李廣。
李廣驍勇善戰,鎮守邊郡期間,打得匈奴數年不敢入侵。公元前119年,李廣請戰抗擊匈奴,結果在行軍途中迷失了方向,導致大軍無法在預定時間和地點與衛青匯合,至使匈奴首領逃跑。漢武帝雖還未處罰,但一生征戰沙場的大將軍李廣,卻因不堪此辱而憤愧自殺。
歷史上還有另外一位英雄,因為迷路,幾乎改寫了歷史的命運。也許,有些人已經想到了,此人就是西楚霸王項羽。
公元前212年,項羽被韓信為首的漢軍團團包圍在垓下,西面楚歌之下項羽帶領八百人馬奮力殺出重圍。原本項羽此時已經順利逃脫,結果因為逃跑時慌不擇路,竟在行至陰陵時迷失了方向。
在一岔口時,項羽向一農夫問去西楚的路,那農夫偏偏指了一個與西楚完全相反的方向,結果項羽被引到了沼澤地,以致耽誤了時間被漢軍追上。最終項羽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自刎在烏江西岸,留下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歷史愛好者均爭論不休,若項羽沒有迷路,若農夫沒有指錯路,也許歷史將會被改寫,也許如今又是一番新的模樣。
責任編輯: 靜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