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出行的交通设施(绘图:志清/看中国)
现代如果没有导航,别说出远门,就算是市内转悠也是真的不方便。那么在古代,交通不太便利,配套设施也不齐全,古人出门做个生意,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怎么保证不迷路的呢?其实说来也很简单,古人的智慧和能量,是我们后人不可估量的。
古代地图
中国最早发现的地图,是记录在鼎上。
《左传》记有:“运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入山林不逢不吝,魑魅魍魉,缅莫能逢之”。
这种有山、有水、有道路的地理图,在四千年前就有了记载。后来,古人发明了纸张,人们就将地图画在了便于携带的草纸上。出门远行,只要带上一张地图就能搞定。虽说那个时候地图精准度不会太高,但大致方向是不会错的。比方说要去长安,它至少不会给你带到开封。
古代交通
受自然、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限制,古代交通远远不如现代便利。现代有高速、省道、县道、乡间小道,条条大路都能通到罗马。
在古代,道路的名字叫法也很多,《尔雅・释宫》中就有载:
“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所谓达即通,分别表示路口有几个岔口。比如丁字路口为三达,十字路口为四达・・・以此类推。
不过,叫法虽然很多,可实际上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古代的主干道其实就那么几条。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古人出门没有那么多的选择,反而更不容易走错路。
因此,古人出远门时,只要一直顺着官道走,总能到达目的地。
古代路牌
有了地图,有了道路,也少不了配套的指示系统。
虽说古代官道不多,但还是少不得有岔路口,以及人们为了方便而抄近路徒步踩出来的小径。
《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随着交通的发展,道路的名堂越来越多,要是一不小心走错路,恐怕浪费的时间不止是几天几夜而已。
于是,人们开始用“土堆”的方法来作为记录里程数和边界的标志,这种土堆在古代被称为“堠”。
堠又分为“里堠碑”和“界堠碑”,人们看到“里堠碑”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走了多少里,看到“界堠碑”就能知晓自己身在什么地方。从而就能判断自己有没有走偏,还需要走多久才能抵达。现代的里程碑便是据此演化而来。
并且在一些通向各州、府县的官道,沿途还修建了供官员休息的驿站,而出门远行的古人们,只要通过这些驿站打听、辨认方向,就可以一路顺利抵达目的地了。
当然,不论是地图还是官道、堠碑,都只能带你去一些大地方。如果是去某个偏远不知名的小地方,还是要靠最原始的方式——问路。
只要问询方式正确,热情好客的古人是十分乐于为远乡人指认方向的。
古人走错路的故事
在拥有各种智能导航的今天,我们也难免会走错路,何况是在信息闭塞的古代。虽然有地图、道路、碑界指引,但古人走错路其实也是时有发生的。
比如春秋霸主齐桓公,他曾带人攻打孤竹国,结果在回来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好在靠着几匹老马领路,终于带领队伍走出了迷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老马识途”的故事。
齐桓公这次迷路可以说是有惊无险,而历史上另一位大人物,却因为一次迷路,而懊悔不已,最终结束了性命,这个人就是一代名将——飞将军李广。
李广骁勇善战,镇守边郡期间,打得匈奴数年不敢入侵。公元前119年,李广请战抗击匈奴,结果在行军途中迷失了方向,导致大军无法在预定时间和地点与卫青汇合,至使匈奴首领逃跑。汉武帝虽还未处罚,但一生征战沙场的大将军李广,却因不堪此辱而愤愧自杀。
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位英雄,因为迷路,几乎改写了历史的命运。也许,有些人已经想到了,此人就是西楚霸王项羽。
公元前212年,项羽被韩信为首的汉军团团包围在垓下,西面楚歌之下项羽带领八百人马奋力杀出重围。原本项羽此时已经顺利逃脱,结果因为逃跑时慌不择路,竟在行至阴陵时迷失了方向。
在一岔口时,项羽向一农夫问去西楚的路,那农夫偏偏指了一个与西楚完全相反的方向,结果项羽被引到了沼泽地,以致耽误了时间被汉军追上。最终项羽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在乌江西岸,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历史爱好者均争论不休,若项羽没有迷路,若农夫没有指错路,也许历史将会被改写,也许如今又是一番新的模样。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