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台商看在大陸前景:市場轉型面臨重大挑戰

 2020-12-24 11:0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看中國2020年12月24日訊】中共病毒變異在多國掀起新一波疫情之際,有大陸台商預測明年的中國經濟將面臨重大挑戰。

大陸台商約兩百萬,在受疫情衝擊全球一時半刻無法止息的情況下,自由亞洲電臺採訪多名台商,評估明年的大陸景氣。因經營產業不同,看壞、看好出現兩極化反應。

中國的「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簡稱「台企聯」)榮譽總會長張漢文一開口就不住嘆氣,他說,「大家都很辛苦,不曉得怎麼辦,兩岸來去又不方便,疫情又這麼嚴重,所以,大家都不看好啊!」

台商:傳統產業跌六七成裁員求存

張漢文提到,在大陸台商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是傳統產業、製造業。歐美疫情都還嚴重,市場存在不確定變數,入出境限制,連客戶來往都是問題,尤其美中關稅問題沒有突破,美國對東南亞低關稅、甚至免關稅,問題很大。

記者:「傳統產業業績掉幾成?」

張漢文:「一半以上。」

張漢文說,「現在很多訂單轉到東南亞其他國家,美國賣場沒有整個開放,都沒有大量的進出。美國疫情嚴重怎麼辦?(台商)生產日用品,像鞋子、成衣這一類的最嚴重。」

張漢文九十年代就到廣東東莞設立成衣廠、鞋廠。他坦言,自己受到疫情重創:「現在生意很糟糕,我(訂單)掉了百分之六十、七十。」

記者:「有裁員嗎?」

張漢文:「當然有裁員,不裁員怎麼行。」

記者:「裁了多少人?」

張漢文:「裁了差不多六、七成!」

記者:「有考慮轉到東南亞設廠嗎?」

張漢文:「疫情之下,什麼都很難動!動不了!」

台商產品外銷為主卡內需市場遲了?

中國大陸有十三億多人口,大陸台商為何無法轉型內需,享受不到眼前的「人口紅利」?

張漢文說,二、三十年前到大陸設廠的台商主要看準勞力成本低,當時大陸經濟、消費力還不高,很多台商沒有看重大陸市場,在大陸生產的產品主要都是外銷,當時外銷市場很大。

張漢文說:「我們台商在大陸都外貿多內需少,現在要改變內需市場很困難,一下沒有那麼容易。到底本地人比我們各方面運作上比較方便,資源大,台商內需市場以前本來就缺少這一塊資源,你要抓客戶要時間、要有能耐、要人脈、要通路,在這上面我們就比較吃虧。」

張漢文提到,一些電子業還能維持,餐飲業也辛苦,搞外賣的多,現在要轉型得各憑本事:「兩岸怎麼做生意?來去都不方便,大家幾乎都不太動,幾乎都在觀望,一動不如一靜。」

一茶一坐疫情最嚴重客量慘跌九成

進軍中國大陸近二十年的台資連鎖餐飲店、最高鋒曾展店到120多家的「一茶一坐」,版圖北到瀋陽、南到深圳、西到成都,幾度傳出可能上市,近日卻爆發直營店全數收攤的消費爭議,只剩八家加盟店。

「一茶一坐」前執行長林盛智23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幾年前企業體質就薄弱了,疫情最嚴重時,平均來客量慘跌了九成。「一茶一坐」大都設在大都市購物中心,人潮密集,進出受管制,消費者避風險不想出門。「大家都不出去吃飯了」這是全球性的問題!

「只要碰到人的產業」,在疫情期間都受影響。林盛智舉例,直接的像餐飲、零售業、旅遊業、酒店等服務性門店的行業慘。很多旅遊區一度只剩下十分之一、五分之一的人潮,餐飲周邊的像餐具業、食品業等也受害。

「接觸人」產業受創「不出門」產業火紅

疫情創造新商機,林盛智就說:「外送外賣、社區型的超商超市業績特別好,醫藥方面行業肯定是未來趨勢,大健康、社區養老、社區配送餐,都是未來很重要的趨勢,跟健康有關的。」

林盛智提到,若要投資大陸,沒有必要再做太多勞力密集產業的投資,尤其人力成本也墊高,可考慮投資技術密集型的產業,類似科技研發在大陸應用生產。最近同濟大學教授和台商合作硒元素食品有機化,取得不錯的發展成果。

杭州台商會長周鮑華也告訴自由亞洲電臺,到大陸市場買地蓋廠房「重裝備」的投資失去優勢,經營文創、藝術的「輕裝備」投資,具有市場潛力。

疫情經濟靠內需市場「人口紅利」

在大陸經營燈光演藝、光雕產業的周鮑華表示,「適者生存」法則「一個倒下去,另一個又起來」。大陸擁有內需市場「人口紅利」,隨便一個城市像杭州就一千多萬人,甚至比歐洲有些國家人口還多。疫情創造很多新興行業,年輕人思路跳躍碰撞,大陸人多機會多。

周鮑華說:「譬如說網紅經濟產品,產品用網路在賣,就賣的很火爆。餐飲業電商、外賣市場之大,包含賣菜、送菜的、快遞,這些都是紅紅火火。電商周邊快遞,食衣住行除了買房子不能到現場去買,穿的衣服、吃的東西統統都可以用網購。」

周鮑華還說,網路電視、電視機,跑步機、槓鈴等室內健身器材業績也上揚。只要和「人不出門能生活下去」的相關產業,都能生存發展。傳統商業模式不轉型會被淘汰。

台企聯常務理事徐正文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提到,台資連鎖餐飲如「一茶一坐」跟「宜滋多」麵包都在縮小。企業受疫情損失,是因為沒有做相應調整。

企業如何化危機為轉機一大挑戰

徐正文說:「外送系統沒有做的很好,要上網APP行銷,讓大家可以看到下單。傳統店沒有做外送APP,跟其他合作,餐飲價格拼不過小吃攤,簡易速食外送餐飲才能因應改變。」

徐正文說,疫情之下,內需市場會變成世界更重要的一環,像在臺灣干拌麵、方便麵業績成長50%到80%;臺灣進口汽車也達到高峰,內需市場外購可能都會被內購取代。

廈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家瑩告訴本臺,他對大陸明年景氣表示樂觀,主要大陸跟臺灣一樣,防疫算做的不錯,部分台商參與大陸5G大基建、內循環市場開拓。在廈門,與半導體、電子業、運動器材、日用品、食用油有關的,有些業績成長到30%;歐美疫情仍嚴峻,不少訂單改下在大陸廠,有的台資企業都趕不及年底前出貨,正進行增資擴廠。

版權所有©2006,RFA。經Radio Free Asia,2025 MSt.NW,Suite 300,Washington DC 20036許可進行再版。http://www.rfa.org。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