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0年10月28日訊】最近, 雖然沒有特別轟動的財經新聞,但是還是有一些比較重要的財經信息和趨勢值得我們關注。今天在這裡簡單和大家做一個分析。
一
近日,最新一期(10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出爐: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均與上期持平。這意味著,LPR利率連續6個月按兵不動,與全球大放水的節奏形成明顯對比。事實上,即便面臨疫情衝擊,1年期LPR也僅僅降了30個基點,5年期LPR則只下降15個基點。 且不說這一力度無法與全球大放水相匹比,即便是歷史週期裡的2008和2015年相比,降息力度同樣可以忽略不計。 數據顯示,2008年連續5次降息,累計降了189個基點;2015年也是5次降息,累計降了125個基點。
降息幅度很小,甚至沒降,不代表央行的貨幣政策就沒有寬鬆。因為除了資金價格外,左右貨幣閥門的的還有一個就是總貨幣投放量。不降低利率,但是增加總貨幣供應量,一樣可以達到放水的目的。
上週,央行公開市場有1000億元逆回購和8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到期資金為1800億,而上週央行累計進行了32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上週全口徑淨投放1400億元。
10月15日,央行開展了50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貨幣投放又是數千億。
央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採取「逆回購+MLF」組合,一方面使市場短期利率保持在央行政策利率水平附近,另一方面在最近三個月內超量投放MLF,保持市場長期利率水平總體穩定,滿足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和降低融資成本的需求,同時加大貨幣投放壓低利率,也是為了防止債務破裂。
二
而利率與房價走勢是高度相關的,不降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打壓樓市泡沫,控制房價。
正因為降息不及預期,所以全國樓市今年始終沒能迎來普漲走勢,南方部分熱門地區雖然出現過萬人搶房,但是北方很多冷門地區一再降價無人問津,大分化趨勢越發明顯。特別是二手房,在全國遇冷非常明顯。
中國央行重提「貨幣供給總閘門」,這是貨幣政策轉向最直接的信號。 近日,2020年金融街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發表講話指出,「貨幣政策需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適當平滑宏觀槓桿率波動,使之在長期維持在一個合理的軌道上」。貨幣 「總閘門」這一說法並不陌生。如果說降息和加大貨幣投放同時進行就是敞開閘門,那麼加大貨幣投放的同時壓低利率,就是控制閘門。
同時,央行還提出「平滑宏觀槓桿率波動」。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央行所謂的控制貨幣閘門的目的就是為了平滑宏觀槓桿波動,防止槓桿斷裂。
這一說法有個大背景,今年以來,全國宏觀槓桿率大幅攀升,無論是總體槓桿率還是居民槓桿率,都創下歷史新高。 據國家金融實驗室數據,2020年上半年,全國宏觀槓桿率由上年末的245.4%上升到266.4%,增加21個百分點。這說明不管是政府債務還是企業債務還是居民債務,槓桿率都在上升。今年恆大出現的債務危機以及最近華晨汽車集團的債務違約、海航的債務違約,都是企業債務資金鏈斷裂的信號,這體現的是企業和政府債務違約的情況,因為我們可以把華晨理解為國企。
而在總體債務中,居民債務也由上年末的55.8%上升到59.7%,上升3.9個百分點。當然居民債務中主要是房貸、信用貸的上升。
前兩年的「去槓桿」政策令人記憶猶新,今年以來,我們很少聽到高層談去槓桿的話題,而是談穩槓桿的話題。這背後的原因也好理解,疫情衝擊之下,貨幣政策走的是非常規模式。中國經濟在大量投資和出口的帶動下迅速反彈,有望成為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中國高層也是憋足了勁衝擊這個桂冠。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需要銀行放水以及高槓桿的配合。基建投資、房產投資、生產投資以及居民消費都要帶動起來,才可能實現經濟增長的目標。這也是今年中國的宏觀槓桿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當然,全世界都是如此。
三
我一直都說,房地產一直是中國債務的重頭。今年前三季度,基礎建設投資同比增速僅為0.8%,而房地產增速為5.7%,超出基建增速5個百分點,可見房地產在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中的夜壺作用是非常明顯的。說明房地產這個夜壺也只能臨時用下,消費不起來,單純依靠房地產是無法維持經濟的長期增長的,中國「第一復甦國」的桂冠可能也維持不了多久。
這些年,中國一直在討論房產稅,試圖通過徵收房產稅,來打壓房地產,讓房地產進入良性循環。最近,一則「全國有6540萬套空置房」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傳播,這一下子又引起了不小轟動。
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即將在全國大範圍推廣,涉及到「查人又查房」,空置房的謎底或將揭曉。如果要統計中國的房屋空置情況,那麼就需要進行一次全面的人口和房屋普查。如今,第七次全國範圍內的人口大普查即將開始,到時候將全面查清中國的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方面的情況。經過這次全面的人口普查之後,中國的房屋空置房這個謎底也就有可能被揭曉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收到相關提醒,最近手機已經陸陸續續收到了多條關於人口普查的提醒了)。
查房又查人的行動,讓不少人對房產稅的開徵產生了很多聯想。很多網友認為是不是房產稅要來了?
「查人又查房」的第七次人口普查讓不少人對房產稅的開徵產生了聯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根據官方給出的說法,「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國進行人口普查採用的方法,因為人都住在房子裡,「查房」的目的是為了查准人口。而且,早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中國就已經將住房情況納入到了普查範圍內,但因為過去查房的覆蓋範圍有限,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那麼,這一次在不動產統一登記、全國住房信息聯網的大背景下,查房將會更加徹底。換句話來講,經過這次全國人口普查,不僅各大城市的常住人口情況會被摸查得一清二楚,每個居民家庭的住房持有情況,也將會一目瞭然。
雖然這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意圖不是房地產稅,但我認為它會摸清大家的住房家底,這無疑會為樓市調控、房地產稅乃至住房長效機制提供參考。因為房地產稅早在2018年就已經納入了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這意味著最遲在2022年就要出臺,而很多程序將在明年啟動。所以官方闢謠說人口普查不是為房地產稅立法做準備,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根據《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狀況》數據顯示,國內城鎮居民擁有1套住房的佔58.4%,擁有2套的佔31.0%,擁有3套及以上的佔10.5%,每戶家庭平均1.5套房產。持有兩套房或多套房的家庭是對房地產稅最敏感的群體,一定要關注房地產稅的立法進程,這可能是房地產行業的一個真正大拐點,也是一個大殺器。
四
其實說到推出房地產稅的真正原因,應該是土地財政已經走到了盡頭,該賣的地已經賣光了,該蓋的房子已經蓋完了,如果對於只有一個孩子的00後家庭,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基本上加起來有三套房子,他們以後也不用擔心房子的問題了。而且還有6000多萬空置的房子,至少可以為3億人提供住所。而中國的房子總量,可以住30億人!
而關鍵是,樓市的消費群體,出生人口正在快速減少,這是非常不利的消息。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之前曾說過一個判斷樓市走勢的模型,房價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而在人口這塊上,目前是碰到了大麻煩。
中國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算是一個嬰兒潮,人口出生率高的年份一年生2000多萬。但是到了2000年後逐年下降,放開二胎後的2016、2017年短暫增長,一度達到了1700萬,之後一路斷崖下跌,2018年全國新出生人口1521萬人,而到了19年出生人口則降至1470萬人。可以說這是比育齡婦女餓得絕經的1960年出生人口還要低的一個歷史新記錄。關鍵是現在的人口基數是60年前的兩倍多,而出生總人口才齊平,可見出生率有多低。而低出生率會導致樓市雪上加霜,因為缺乏勞動力,未來經濟消費前景更黯淡,這是長期的問題之源。所以,又有人開始發出徹底放開生育的聲音了。
10月25日消息,恆大經濟研究院發布《中國人口報告2020》。在報告中,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表示,中國出生人口持續下降,生育意願大幅降低,老齡化加速到來。我們長期呼籲,盡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積極應對人口少子化老齡化。考慮到當前各界對是否全面放開生育爭議較大,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可從盡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並觀察效果。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並大幅低於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測數據。先放開三孩既符合民意、給予家庭更大的生育自主權,也可緩解保守派對全面放開生育導致人口暴增的擔心,符合中國漸進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傳統智慧。
高調唱得很好,站在國家社會的角度,高屋建瓴,憂國憂民。真正原因無非就是擔心未來恆大的房子沒人買了吧?關鍵是恆大能否再活20年都是問題。更何況,你放開二胎生育人口數量出現了斷崖下跌,如果你放開三胎,確定能保證生育數量回升嗎?我看未必?無非是給一些的體制內的小嘍囉以及富人中產有了一個名正言順的生育指標而已。其實你給不給,想生的總能有辦法生的。不想生的就算你放開也沒用,除非刀架在脖子上。
現在經濟不景氣,很多面臨著失業、收入下降的威脅,不少年輕人房子都買不起,不願意結婚,更別說生二胎三胎了。父母催婚,國家催生都沒有用。就像有網友說的,道理很簡單:在一個子宮都攔著收費,並一路收費到幼兒園、中小學和大學,甚至直到死了還要收費的國家,不生孩子也許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話雖然說得殘酷,但也是實情。
所以,這個時候還去賣地蓋房,發展房地產,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借統計人口的名義,來摸清房產情況,開始徵收房地產稅,再收割一波韭菜——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