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最成功的專家不只專精 還能觸類旁通(組圖)

作者:大衛.艾波斯坦(David Epstein)  2020-09-12 16: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跨能致勝 成功 專家 技能
最成功的專家不只專精,還能觸類旁通。(圖片來源:Adobestock)

成功的專家不只專精,還能觸類旁通

我們一直用錯故事。基於高球好手伍茲和西洋棋高手波爾加的故事,我們誤以為技能都是在極度和善的環境裡練成。若是如此,高度專精的及早練習通常能成功,但其實連多數運動項目皆非如此。

如果高度專精的及早練習是革新關鍵,學者症候群患者在接觸的領域都會出類拔萃,小時了了,大必然佳。然而研究天才兒童的權威學者艾倫.溫納指出,沒有哪個學者症候群患者真的翻轉領域,掀起別開生面的變革。

除了西洋棋,還有其他領域能靠大量專精的練習,獲得特級大師般的直覺。外科醫師就像高爾夫球選手,重複同一手術程序,醫術愈趨精湛。會計師和橋牌高手反覆演練,能建立準確直覺。

康納曼就指出這些領域的「大量規律」。

然而只消規則稍改,我們會發現這些高手專家先前是在以專精技能換取靈活彈性。根據橋牌研究,當玩法順序更動,高手比普通玩家更難適應新規則。

另一項研究請經驗老到的會計師以新稅法算扣除額,表現還不如新手。萊斯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艾瑞克.唐恩稱這現象為「認知壕溝」。

談到如何避免認知壕溝,唐恩的看法跟一萬小時定律背道而馳:在領域內大幅更換挑戰,而且如研究同仁所說,要「一隻腳跨在外面」。

科學界人士有藝文方面嗜好的比例和普羅大眾並無二致,但全國頂尖研究機構的學者遠遠更可能投入業餘愛好,諾貝爾獎得主尤其如此。相較於其他學者,諾貝爾獎得主業餘從事演戲、舞蹈、魔術或其他表演的比例高達二十二倍。

全國頂尖研究機構的學者遠比其他學者更可能投入音樂、雕刻、繪畫、版畫、木工、技工、電工、玻璃吹藝、寫詩、寫小說或其他創作,諾貝爾獎得主又更如此。

最成功的專家左右開弓,眼界開闊。諾貝爾獎得主暨現代神經科學之父拉蒙.卡哈說:「遠遠的看,他們像在浪擲精力,分散火力。但事實上,他們是在集中精力,增加火力。」

最成功的專家左右開弓,眼界開闊。
最成功的專家左右開弓,眼界開闊。(圖片來源:Adobestock)

一項研究花數年追蹤同儕眼中技術高超的科學與工程人士,發現那些沒為自身領域帶來創新貢獻的人有個特點,那就是缺乏對自身狹窄領域以外的藝文興趣。

心理學教授迪恩.西蒙以研究創意聞名,認為有創意的人往往興趣廣泛,「不只執迷單一主題」,「這種廣度常激發出不局限於特定領域的洞見」。

這些研究呼應賈伯斯的一場著名演講,那時他提到書法課相當影響到他的設計美學:「我們設計第一部麥金塔電腦的時候,我回想起當時所學。如果我沒在大學旁聽書法課,麥金塔電腦就不會有各種字體和勻稱字型。」

電子工程師克勞德.夏農是另一個例子,他讀密西根大學時依學分規定修了一門哲學課,日後靠在課堂上所學開創資訊時代。在課堂上,他接觸到十九世紀英國邏輯學家布爾的學說,布爾拿1代表「真」,以0代表「偽」,用數學算式解決邏輯問題。在布爾過世七十年後,這方法才出現重要的實際應用,當時夏農在貝爾實驗室暑期實習,發現能把電話接線技術結合布爾的邏輯系統,以電子形式編碼與傳遞任何類型的資訊。

這正是電腦背後的基礎。夏農說:「沒有其他人碰巧都熟這兩個領域。」一九七九年,克里斯多福.康納利在英國與人共同創辦一家心理顧問公司,以協助頂尖人士發揮最佳表現為宗旨,對象從早期的頂尖運動員,後來逐漸擴大。多年下來,康納利好奇起為什麼有些專業人士往外跨足就步履蹣跚,有些專業人士則跨界得游刃有餘,比如原本是在世界級管弦樂團裡演奏,後來能搖身一變,擔綱管弦樂團的經營工作。

三十年後,康納利返回校園,隨心理學家暨西洋棋國際大師戈貝特探究這個問題。根據他的主要研究發現,日後成功轉換職涯的人在職場早期受過廣泛訓練,追尋主要專業之際仍對多個「職場跑道」持開放態度,不是駛在窄窄的單行道,卻是「開在八線道高速公路」。

他們有視野,擅長把一處的知識用於彼處,不拘一格,觸類旁通地發揮創意,避免認知壕溝,做到心理學家奧格斯所謂的「打破迴路」,憑跨界經驗與知識跳脫不復適用的既有解法。他們的能力在於避免千篇一律的舊模式。在不善的環境中,問題定義錯誤,規則模糊不清,跨界可以是有效出路。
 

本文整理、節錄自大衛.艾波斯坦(David Epstein)《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采實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責任編輯: 皇輔 来源:采實文化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