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貫明專欄】廬山煙雨浙江潮(圖)

 2020-07-18 08:0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年輕時的蘇東坡是一個躊躇滿志、一心從政報國的慷慨之士。
年輕時的蘇東坡是一個躊躇滿志、一心從政報國的慷慨之士。(手繪插畫:Winnie Wang/看中國)

人世無常,時局多變,歲月的流逝會使人們的昔日記憶散如煙雲。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已經不足爲奇,從未涉足的領域或山川美景則總是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好奇心。然而,人們的心靈世界和個性等卻不會因爲有豐富的社會閲歷而發生根本的改變。在人生的旅途上如果不注重修心養性,即使走遍名山大川,觀盡天下奇景,內心的境界也無法提升,最終的結果仍舊是塵歸塵,土歸土。

近日讀到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一首詩《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他的這首詩用通俗的白話來説就是:我原本想往廬山奇幻的煙雨和浙江錢塘澎湃的大潮,覺得此生如果不能如願一睹勝景,必將萬般遺憾無法承受。現在我終於見識了廬山的煙雨和錢塘的大潮,卻並沒有因此而改變了什麽,廬山煙雨還是廬山煙雨,浙江大潮依舊是浙江大潮。這是蘇東坡在臨終之際給小兒子蘇過手書的一首詩,當時他結束了長期被流放的生活,從一個躊躇滿志、一心從政報國的慷慨之士,慢慢變成一個從容面對、參透人生禪機的風燭老人。他聽說小兒子將去就任中山府通判,就寫下了此詩送行。

遙想東坡居士當年曾是胸懷壯志的青年,直言敢諍的大夫,更是名滿天下的大學士,然而卻屢遭迫害、被流放至天涯海角。名利頓挫,大起大落的一生堪稱傳奇。他的人生經歷遠比一般人豐富多彩,在臨近人生的終點之時,他終於大徹大悟了!世間萬象,從高境界來看無非幻象,佛法就是要以平常心替代好奇心,世間的一切事物有它自然存在的道理,從沒有見過的事物,也可以用心去想,用心去聽,不必被好奇心帶動。只要我們用平常心來看待這個世界,快樂也好、痛苦也罷,一切就都會顯得那麼自然,不足爲奇了。

歷代的文人和學者們都對蘇東坡的這首詩有各自不同的解讀。筆者人過中年,細細地回味這四句話,一時間感慨萬千。年輕時躊躇滿志,總是想在俗世中奮鬥一番,對得不到的東西總是一心追求,甚至追求不到就非常難過。各種耳目感官的極致體驗,如同廬山奇幻的雲霧,錢塘潮湧時的壯觀一樣,親身體驗了之後才感覺不虛此生。然而,這對於生命來講都不是真正最重要的事物,到頭來皆為虛幻而無法真正擁有。深藏在內心中的各種惡念,例如:貪婪、嫉妒、傲慢、懶惰、和暴戾等並不會因爲任何外來的因素而改變或消失,如果不在提高自己心性方面痛下功夫,即使是長命百歲也只是虛度歲月,生命的本質決不會因爲滿足了好奇心或在俗世中成就了什麽而有任何提升。

由此我想到了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名句:「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一顆純潔赤誠的心,拿玉石來做比喻,就是純淨,毫無瑕疵。人生的終極目標在於返本歸真,只有內修才能回歸純真。而外界的風花雪月和美景奇遇,卻無助於我們的內修,過分地期待反而會形成一種強烈的執著。在人的一生中,有許多事情讓人們充滿了期待和美好的幻想。為了心中的煙雨潮汐,人們一開始都是千方百計地去爭取機會,竭盡全力地巧取豪奪,挖空心思地謀取利益,從求學,到求職,到求愛,求婚,求子……無一不是,而所求的目標一旦到手,開始時也會歡喜幾日,慢慢地便平靜平淡下來,此時才發現不過如此。人生從而立,到不惑,再到知天命之年,多少的煙雨潮汐,到了最後,原來只是求全而已。即使到了臨終之際,未必都有東坡大學士的那種「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平淡心境。

細思之,廬山煙雨和錢塘大潮雖是世間美景,畢竟它也同其它紅塵幻象一樣,如鏡中花,如水中月,如朝露,如泡沫,世間種種,諸法空相,在我們眼前一晃而過,而我們明知抓不住它,留不住它,卻還是徒勞地想抓住一點兒什麼。想必這就是執著心吧。而若能在瞬間即逝的美景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諦,覓得返樸歸真的大道,才能使生命的境界有所昇華,從而不枉此生來世間走一回。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