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李克強稱千方百計要保的事情被統計局戳穿(圖)

中國就業難保,畢業大學生失業率繼續上升

 2020-06-16 09:2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李克強 就業 失業
中國就業難保,畢業大學生失業率繼續上升。(圖片來源:Elnur/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6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今年874萬大學生畢業,還有數百萬中等教育畢業生,中國總理李克強日前稱,要千方百計保就業。6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信息顯示,就業難保,大學畢業生失業率繼續上升。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約1.2%的就業人員處於在職未就業狀態,高於往年正常水平。

6月4日,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2019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國就業人員77,471萬人。第一產業就業人員佔25.1%,第二產業就業人員佔27.5%,第三產業就業人員佔47.4%。

按照統計局的數據,因無工可做等原因而放假(在職未就業)的群體5月份達到929.652萬人。

6月9日,海通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城鎮調查失業率依然位於高位,恐怕還不足以反映真實的就業壓力。比如,今年大學畢業生人數高達874萬,是3大就業重點群體之一,而今年報考研究生人數增幅高達16.3%,也從側面印證了就業形勢的艱難。真實的就業壓力可在3個方面顯現,一是退出勞動力市場的群體,如大量的農民工返鄉之後並未返城,估算這部分群體人數超過2,600萬人。二是新增失業群體,估算這部分群體人數超過300萬人。三是在職未上班群體,估算超過1,400萬人。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6月15日表示,就業壓力仍不容忽視。受疫情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突出,招聘用工需求下降,一些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疫後恢復較慢,吸納就業受到一定影響。就業不充分現象也較為明顯,5月份,約1.2%的就業人員處於在職未就業狀態,高於往年正常水平;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比上年同期減少0.2小時。

付凌暉稱,「大學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壓力仍大。5月份,全國20-24歲大專及以上人員(主要為新畢業大學生)調查失業率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上升1.7、3.3個百分點。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874萬,創歷史新高,隨著高校畢業生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大學生失業率可能繼續上升。」

6月3日,中國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議召開,李克強稱,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嚴峻形勢,任務更為艱鉅,要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加大對疫情嚴重地區和就業困難畢業生的傾斜幫扶。

「為暫時未就業的畢業生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千方百計保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總體平穩,」李克強稱。

李克強在上個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計畫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要支持穩就業,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等。

https://m.secretchina.com/news/gb/2020/05/23/934192.html
獨立智庫天鈞政經撰文《解密李克強工作報告中暗藏的信息》提到,其中一個底線則是GDP問題,雖然沒有提出GDP增長目標,但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2017-2019年新增城鎮就業目標是1,10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

經濟增速與就業息息相關,經濟學界的研究表明,GDP增速每增長1個百分點,新增就業為200萬人,但如果GDP增速每下降1個百分點,則會減少就業400萬人。如果沒有一定速度的經濟增長,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無從談起。

眼下迫在眉睫的是就業等民生問題。今年高校畢業生874萬人,還有超過600萬的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還有因經濟下滑失業、疫情失業的群體,就業壓力巨大。

經濟分析人士齊俊傑撰文認為,保經濟就是保就業,大家都有工作,社會才能平穩。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生活無以為繼,那這個社會就很動盪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