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要「熱著過」,才是正確的選擇。
夏天要熱養生,不是開玩笑,許多人疑惑:夏天本來就熱,當然應該冷養生,再熱下去不就中暑了嗎?其實,人體毛孔夏季呈開放的狀態,易受冷風、邪氣侵擾,導致體弱多病,所以夏天要「熱著過」,才是正確的選擇。
夏天要「熱著過」
1、喝冷飲 不如喝熱茶
許多年輕人夏天喜歡喝冷飲,其實真正解渴的是熱茶,尤其是一些清醇的名茶。古人以熱茶解暑,用來散發內部體熱。通常飲熱茶後,皮膚就慢慢發汗,而發汗能幫助體內的熱量散發。
但飲冰冷飲品,熱量則較難以在短時間內揮發,仍困於體內,只是口腔和食物短暫覺得冰涼而已,過一會兒又會覺得熱。
飲熱茶後毛細管擴張,汗孔自開,又不會像冷飲般刺激腸胃和氣管,是夏天飲品的好選擇。要注意的是茶不可過燙,否則傷害舌頭、口腔、咽喉、食道,對腸胃也沒有好處。
2、吹空調 不如流一身汗
古語說:「冬不爐,夏不扇」,這是說冬天不要過分接近火爐,否則陽氣會受干擾。夏天不要拼命搧扇子,應該讓身體自然排汗。
人體養生要順天時,冬天接受寒冷的刺激,夏天體驗炎熱的考驗,讓身體多出汗。但現今社會經濟富裕,夏天吹空調,冬天開暖氣,太舒服了,身體反而容易出毛病。
其實,夏天就應該讓自己出出汗,身體才會暢快。
3、涼水沖澡 不如熱水泡腳
熱水泡腳好處多,能使身上的氣運行通暢,促進氣血循環,增強新陳代謝,修復人體細胞。
夏季濕氣當令,我們的五臟六腑中脾最怕濕,如果濕氣阻滯在脾胃中,就會出現沒胃口、總犯困、沒精神等表現。而夏天泡腳有助於祛除暑濕,振奮精神,增進食慾,且能促進睡眠。無怪乎諺語云:「夏天泡腳,暑濕可祛」。
泡腳時宜使用較深的木桶,水溫不能太高或太低,一般以40℃為好。泡的過程中要不斷加入熱水,以免水溫下降。
此外,常洗熱水澡可以將身上的汗液沖洗一遍,使毛囊和皮膚保持清潔,還可使皮膚透氣,加快皮膚和肌肉血管的血液循環,使毛細血管擴張,利於機體排熱,促進新陳代謝,使皮膚各部分獲得營養,並加快乳酸等代謝產物的清除,水溫一般控制在30℃左右為宜。洗後用熱毛巾擦臉擦身,還能排汗降溫,使皮膚透氣,讓人涼爽舒適。
4、吃涼菜 不如喝生薑紅糖水
很多人通過吃涼菜解夏季的熱氣,甚至還把涼菜放到冰箱裡凍一凍再吃。其實吃涼菜和喝冷飲一樣,耗傷脾胃。
吃涼菜不如多喝點生薑紅糖水,薑是廚房必備的好食物,「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處方」,夏天把生薑、大棗一起煮水,調以適量紅糖,能溫中散寒,健運脾胃。
此外,女性在夏天更需要「熱養」,女性的熱適應比男性差,尤其是體質較寒的女性,更應該注意避免受涼,注意腰、腹、腿足和後背的保溫。建議換上一般的夏裝即可,不宜穿露臍裝。
夏日養生禁忌
1、大量吃冷食
西瓜性偏寒,吃得越多,對人體陽氣的耗損越大。
人們最常用的夏季消暑方法就是吃冷食,例如冷飲、冰淇淋、冰鎮西瓜等。很多人因為天氣炎熱吃不下飯,常捧著一個冰鎮西瓜來代替主食,但西瓜性偏寒,吃得越多,對人體陽氣的耗損越大。
夏季人體陽氣呈向外擴散的趨勢,體內陽氣相對不足,此時如果攝入過多生冷食物,會嚴重傷害人的陽氣。
2、休息時太貪涼
酷暑時節,晚上納涼時,很多人喜歡光著膀子四處溜躂,睡覺時整晚開著空調,甚至在地上鋪個涼席睡覺。殊不知這些行為極易使身體遭受風寒,損傷陽氣。
因為夏季人體毛孔張大,睡覺時全身基礎代謝減慢,體溫調節功能下降,身體抵抗力變弱。這時開空調、睡地板都會使寒邪之氣更容易進入體內而傷身。
3、運動後立即沖涼
鍛練出汗後不宜立即洗冷水澡,否則出汗散熱受阻,反而會使散熱困難。(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夏天適當運動可以將體內部分「寒邪」和「濕毒」排出體內,但是鍛練出汗後不宜立即洗冷水澡,因為夏天氣溫高,鍛練時身體產熱增加,通過汗液蒸發和皮膚血管擴張是身體散熱的重要途徑。
當我們剛結束鍛練時,仍處於代謝旺盛、產熱增加、皮膚血管擴張的狀況,如果立即洗冷水澡,皮膚受到冷水刺激,會通過神經反射引起皮膚血管收縮,結果使出汗散熱受阻,反而會使散熱困難。
運動完用涼水沖頭,甚至沖腳都會使濕寒進入體內。還有一點要注意,運動後也不要馬上吹空調,否則會加重體內的濕寒。
4、不同人群需特別照顧
人的體質各不相同,對抗寒氣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一般青壯年人體質較好,陽氣較重,而老人和小孩體質稍差,抵抗力相對較低,易受到「寒邪」之氣侵擾。女性因為特殊的生理原因,更容易受到「寒邪」、「濕氣」的侵擾,例如同樣在家中吹空調,女性就比男性更易受涼。
因此,體質較弱、陽氣不足的人群,更應該小心寒邪侵體。
責任編輯: 亞靜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