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千金難買寸光陰。」(圖片來源:Pixabay)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出自岳飛豪氣萬千的名作《滿江紅》。
「一寸光陰一寸金,千金難買寸光陰」也是耳熟能詳的勵志名言,自來勉人珍惜光陰的詩文繁多,那麼沒有時鐘的古人除了髮色之外,是怎麼計時的呢?長度的計量單位「寸」與時間的關係又是怎麼來的呢?
距今兩千多年的著作《淮南子》有跡可循,該書出自西漢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是淮南王召集各家賓客撰寫而成,開卷第一篇〈原道〉就寫到「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原來早在商、周,就有了用以測量日影的器具「圭表」,由垂直於地面的「表」─立柱和水平的標尺「圭」所組成,「圭」指向正北,「表」的日影落在「圭」的刻度上,以立竿見影的原理測量日影長度,從而計算時間,進而劃分四季、推算曆法,如《宋史.卷七十六.律曆志九》上載︰「觀天地陰陽之體,以正位辨方、定時考閏,莫近乎圭表。」「圭表」是中國最早的計時工具,在當今的北京古觀象臺還能見到圭表的複製品。
「日晷」是由圭表演變而來的另一種計算時間的工具,由一個石製的平面圓盤「晷盤」和銅製的「晷針」所組成,是西漢以前廣為使用的計時工具。「晷盤」兩面會刻劃出十二大格,每一大格為兩個小時,和立竿見影的原理相同,藉由太陽移動的位置計算時間;如《說文解字》中載︰「晷,日景也。」(日景指的就是日影。)
那麼陰雨天或晚上又該怎麼計算時間呢?早在春秋時期,公元約五百年前,聰明的古人就發明瞭水鐘,在民間普遍使用,如《隋書.天文志》所載:「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以分晝夜。其後因以命官,周禮挈壺氏則其職也。」挈壺氏,即為掌漏刻之官。
以水量計算時間的「漏壺」或稱「漏刻」;以銅壺盛水,水滴漏而出,銅壺上的箭刻度也會隨著水量的減少而變化從而計算時間;如果水一天一夜剛好滴完,又恰好有一百格的刻度,那麼一個刻度就等於十四分四十秒。
東漢以來漏刻數量多所改制,至清初《時憲書》施行,將一晝夜一百的刻度改為九十六刻,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分為八刻,每小時四刻,那麼一刻鐘就是十五分鐘了,這也就是一刻鐘十五分鐘的由來了。
責任編輯: 李雲飛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