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醫師:頑固足跟痛 不一定是足底筋膜炎(組圖)

作者:陳建成  2019-12-21 14: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長期站立會導致腳底承受壓力,腳底筋膜可能受到壓迫而發炎。
長期站立會導致腳底承受壓力,腳底筋膜可能受到壓迫而發炎。(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病友李先生想要運動減重,便開始跑步,一陣子之後,足跟痛到不能跑步,休息了一、二個禮拜不見好轉,也接受推拿及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前來尋求進一步協助。

為甚麼會腳底痛

第一是長期站立,導致腳底承受壓力,腳底筋膜受到壓迫而發炎。

第二是鞋子太硬,腳底直接接觸硬底而發炎。

第三是腳底跟骨長骨刺,使得筋膜附著在跟骨的足底筋膜受到骨刺摩擦刺激,而引起筋膜炎。

因此,在老化退化、肥胖、常搬運重物、運動過度、扁平足、穿著不合腳的鞋子、長時間站立、長期行走在不平坦路面等,就可能增加足底筋膜的負擔,久了就產生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診斷可藉由臨床檢查及觸診,並可藉由超音波檢查足底筋膜狀況,是否有足底筋膜增厚或腫脹受損,也可藉由X光觀察足部骨骼結構,瞭解是否來自骨骼或關節病變。

經過物理治療及水療後,初期肌力及活動度雖有明顯改善,但腳一踩地,足跟就脹痛這點卻沒改善,比較奇怪的是,疼痛是延伸到足跟兩側,而並非只有足跟正下方。

進一步評估之後,使用震動槍在遠端小腿處執行一些鬆動治療,疼痛感立即獲得改善,診斷修正為足跟神經壓迫。

足跟疼痛的鑑別診斷及處理

對於腳跟痛,卻一直治不好,除了足底筋膜炎的診斷之外,其實還有許多原因會造成足跟疼痛,需要逐一釐清,尤其「神經夾擊症」很容易被忽略,以下列出足跟疼痛的各種鑑別診斷及處理方式,供大家參考。

1、腳跟骨骨刺以保守治療方式為主,包括:使用鞋墊(腳跟抬高或甜甜圈形的腳跟墊)和局部皮質類固醇注射(通常每年最多注射3次),與足底筋膜炎一樣,手術是不得已才會考慮的方法。

2、滑囊炎治療方式類似於腳跟骨刺的治療,建議更換鞋子的種類。

3、跟骨突起稱為「哈格蘭德後跟症候群」(Haglund’s syndrome),治療方式亦類似於滑囊炎和足跟骨刺的治療,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需要通過手術方式,去除腳跟處的骨生長。

4、局部瘀傷受傷後的前幾分鐘,可以用冰袋冰敷治療腳跟的瘀傷狀況。

5、跟腱炎採取保守治療方式,包括休息、消炎藥和物理治療。

神經夾擊症常因扭傷、骨折或其他損傷,所導致的神經受夾擊。
神經夾擊症常因扭傷、骨折或其他損傷,所導致的神經受夾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6、神經夾擊症常因扭傷、骨折或其他損傷,所導致的神經受夾擊(branch of posterior tibia nerve),必須先處理前述受傷原因的潛在問題。在極為少數情況下,需要手術釋放被壓迫的神經。

李先生經評估後,確定他的問題為扭傷後造成的神經夾擊症,以軟組織鬆動術治療後,疼痛症狀立即得到大幅度改善。

来源:自由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