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古觀今】惡性通脹令「上天拋棄了蜀國」(圖)
最簡單的通脹模式就是需求推動的通脹。(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11月21日訊】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三國演義》的故事。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將蜀蜀國國和劉備描述為正統。在小時候讀這本書時,多次為蜀國滅亡而惋惜,也不知道浪費了多少眼淚。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說「天理」何在。天地總是順應自然的(人和人心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這就是天理,比如,天地維持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讓人類可以完成春種、夏長、秋收、冬藏,讓人們得到安寧的生活,讓人心安寧。所以,天理就是順應人心,而天下人心(不是某一個人)反過來反應的就是天理。
有人說,蜀國的滅亡是老天爺不幫忙,老天爺不幫忙就是天下的人心不幫忙,既然天下的人心不幫忙,羅貫中先生將蜀國塑造為正統,就有腦袋進水嫌疑。
那麼,天理或者說天下的人心為什麼不幫忙哪?這就是本篇文章所說的核心問題。現在,必須首先開始解決什麼樣的通脹才是「良性」的,什麼樣的通脹是「惡性」的這一問題。
今天,我們知道有一種最簡單的通脹模式就是需求推動的通脹(貨幣價值穩定為基礎),既然民眾的需求上漲以致推動了物價,就意味著人們的生活在變好,而經濟在需求上漲的推動下就會加速發展,人民生活越來越好自然就讓社會越來越穩定,皇帝老人家肯定高興,因為自己的天下越來越穩定,小民當然也高興,所以,這種在你好我好大家好模式下形成的通脹就可以稱呼為「良性」通脹。
所謂「良性」,就是順應了天地人心的需求。
如果蜀國遇到的是這種通脹,劉備、劉禪、諸葛亮以及庶民都高興,對外的時候自然就可以上下一條心,再加上蜀國擁有「蜀道難」的天塹,能否平定天下雖然不敢說,但自保肯定沒問題。
可事實卻不是這樣。
蜀國滅亡的主要緣由是鄧艾偷渡了陰平,鄧艾偷渡陰平之後還剩下多少人馬?
當時鄧艾率領的是魏國的西路軍,總計是3萬人。鄧艾偷渡陰平過程中,一路七百里幾乎全部是崇山峻嶺、荒無人煙之地,行軍極其艱難,史載死傷無數。到摩天嶺時,四周都是懸崖峭壁,剩餘的魏軍陷入了絕境,以致將士們因生還的希望渺茫而抱頭痛哭。此時,鄧艾身先士卒以毛毯裹住身體滾下懸崖,士兵爭相效仿(沒辦法呀,死多少人就不知道了)。經過七百里艱難的行軍之後,扣除在一路上守護關隘的兵力之外,鄧艾只剩下區區2000人。如果以2000人進攻成都或蜀國的城池,即便鄧艾再牛,玩笑也開大了。所以,鄧艾又召集了一路上守護關隘的士兵集合,但最終他手中到底有多少兵力可以用於作戰,史書並無準確記載,但估計也不會超過一兩萬人。
如果蜀國上下一心,與即少糧草也無援軍、陷入絕地的鄧艾決一死戰,鄧艾和他的一萬多兵馬就只有死翹翹的份。因為當時成都有4萬左右、漢中有1萬多、東部、南部等地也各都有1-2萬人馬,再加上軍民一心守衛城池,鄧艾根本就沒戲!既然鄧艾沒戲,鐘會的十多萬軍隊已經被姜維死死地阻擋在劍閣無法前進一步,蜀國就沒有亡國之憂。
此時,考驗劉禪和蜀國是否得天下人心、蜀國軍民是否願意與它們共存亡的時刻到了。
事實是,當鄧艾進攻江油、綿竹、涪陵、雒城這四城時,守城將士直接投降了,蜀國不僅失去了城池和關隘,降兵的加入還直接壯大了鄧艾的軍力,這讓他有膽繼續進攻成都。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蜀國軍民的人心已經將劉禪拋棄了,也就是某些史學家所說的「上天」拋棄了蜀國。
有人認為劉禪放棄成都直接投降鄧艾是錯誤的(至少羅貫中先生應該是這麼認為的,應該干一仗),但既然上述四城的將士都投降了,成都的將士估計也就沒多少戰意,當軍隊沒戰意的時候,劉禪還有更多的選擇嗎?繼續干一仗也不過是白費功夫,那些說劉禪不應該投降的,只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是什麼讓蜀國軍民拋棄了劉禪?是「惡性」的通脹。
現在我們看看蜀國都干了什麼?
第一件事是將當時流通的五銖錢(含銅約4克)直接拿斧子劈為兩半,每一半都等於一個五銖錢來使用,左邊叫「綖環五銖」,右邊叫「剪輪五銖」,一半的重量就是約兩克。這就讓貨幣直接增加了一倍,物價也就上漲了一倍。按今天的說法,劉備入川之後立即通過人為製造了100%的通脹率。
第二件事就是發行直百五銖,直百五銖的重量為十克,但價值等於100個五銖錢。換算下來相當於0.1克銅等於一個五銖錢的價值。以五銖錢為基準,又直接製造了4/0.1等於40倍的通脹率。
第三,今天我們知道,鉛的價值大約是銅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古時也一樣,鉛是比銅更便宜的金屬。蜀國為了發家致富,又開始以鉛製造直百五銖錢,這就在直百五銖的基礎上又製造三四倍的通脹。再後來用鉛製造的直百五銖的重量又減為3克,也就是在直百五銖的基礎上製造了十幾倍的通脹。
蜀國這三板斧下來,到3克鉛鑄造一枚直百五銖之後,以五銖錢為基準,人為製造了多少倍的通脹哪?400多倍,劉備、劉禪的「印鈔機」夠猛。
今天我們知道這叫收取鑄幣稅,俗稱是加印鈔票。蜀國立國只有區區42年,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實現了400多倍的通脹,我特意算了下,每年的通脹率超過115%,物價一年翻一翻還多。在如此高的通脹率下、這42年中即便原來的富人也會成為窮光蛋,至於小民,估計鍋碗瓢盆都買不起了。羅貫中先生在給蜀國吹牛之前,明顯忽視了應該先到蜀國去體驗體驗生活。
結果,到鄧艾偷渡陰平之後,蜀國軍民大概在想,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人心拋棄了蜀國,將士自然也就投降了,這就是有些史學家所說的「上天拋棄了蜀國」。
這就是「惡性」的通脹,怎麼定義惡性哪?在這種狀態下,絕大多數人都成了窮光蛋,自然也就談不上有旺盛的社會需求,此時,人為通過貨幣貶值製造的通脹就是「惡性」的,即惡化了民眾的生存,也讓蜀國被上天所拋棄。
所謂「惡性」,就是被天地人心所拋棄的東西。
三國時期,除了魏國堅守魏五銖、維持貨幣價值穩定之外,吳國與蜀國在「印鈔」上有一比,也所以,吳國也被上天拋棄。
三分歸晉,是天地人心所向。什麼叫正統?只有天地人心所維護的,才是根紅苗正的正統!厭棄的,就是非正統,劉禪的蜀國就是。
話說回來,由上述事實可見,曹魏才是真正的英雄,給民眾以安定的生活就是大仁大義。至於劉備劉禪,用瘋狂的鑄幣稅造成國困民窮,雖然富了自己但對民眾就是假仁假義,屬於梟雄。可在羅貫中筆下剛好調了過來,為什麼?
在西周和春秋時期,只有貴族和官吏的子弟才能讀書,後來的封建時代,大多也是上層人的子弟才有能力讀書,既然讀了書他們也就有能力著書立說,換句話說,多數讀書人和皇帝本身就是一夥的,可以利益共享。劉備等人的做法壯大了上層的利益,實現了利益共享,當然需要高唱讚歌,而曹魏的做法是將利益向民眾傾斜,就只能揹黑鍋了。好在曹操身上有很多口黑鍋,也不在乎再多一口。
而真正的讀書人在某些時期是少數,個人相信西漢、唐、宋、明時期是多數的,戰國時期更是多數,看看在萬曆立儲君的過程中,士大夫群體的做法就知道了,寧可殺頭罷官也絕不同意!這就是士大夫精神,也是讀書人的風骨,他們思考問題的時候不會從是否對自己有益為出發點,心中只有道義。最典型的是齊太史的故事,說的是齊國的大臣崔杼弒君齊莊公,齊太史乃秉筆直書:「崔杼弒其君。」這樣如實記載的話,崔杼需要遺臭萬年(享受秦檜的待遇),他當然大怒,就殺了齊太史。春秋的史官是兄終弟及的,太史的二個弟弟也如實記載,也都被崔杼殺了。崔杼告訴太史的第四個弟弟說:「你三個哥哥都死了,你難道不怕死嗎?你還是按我的要求,把莊公之死寫成暴病而亡吧」。太史弟弟正色回答:「據事直書,是史官的職責,失職求生,不如去死。」堅決如實記載。面對寧死也要堅守道義的書生,崔杼棄劍認輸。
真正的讀書人雖然肩膀柔弱,但擔的是天下的道義!也所以,老子《道德經》中開篇講述的就是德!沒有德,讀書人就不再是真正的讀書人,只是披一張皮而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