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立本繪製的《古帝王圖》:北周武帝宇文邕畫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受現代影視劇的影響,現代人想當然地認為,高高在上的天子、皇帝只有接受臣子們跪拜的份兒,根本不可能有皇帝反過來給臣子行這樣的禮的情況,偶爾有天子求賢若渴,最多也就是行行揖禮罷了。然而,真實的歷史卻讓我們大吃一驚。比如在現代鮮為人知的尊養「三老五更」的儀式上。
北周武帝跪待于謹
史書載,公元564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太學舉行「三老五更」儀式,受禮的對象是「三老」于謹。整個儀式的過程是這樣的:北周武帝先進入太學,等到于謹入門時,北周武帝向他行跪拜禮,表示歡迎,于謹也以跪拜還禮。其後入席,北周武帝讓于謹「南面憑几而坐,以師道自居」,而皇帝則站在屏風前面。
上菜時,北周武帝「跪設醬豆,親自袒割」,也就是說,皇帝是跪坐著侍候于謹吃飯的。吃完飯後,北周武帝又「親跪授爵以侑」,即跪坐著奉上酒。
整個程序結束後,于謹說了些「虛心納諫」、要講誠信之類的話以教導皇帝,「皇帝再拜受之」,于謹也答拜還禮。尊養「三老五更」儀式至此結束。
三老五更
什麼是「三老五更」?起源於何時?目前的史料可以追溯到周代。根據周制,天子要親臨國學舉行春秋祭奠和養老之禮,是為「視學」。天子一年中必須視學四次,每次視學都要舉行隆重的典禮,包括「釋奠」禮和養老禮。
「釋奠」禮是古代學校的祭祀典禮,屬於祭奠「先聖先師」的禮儀。周代學校則分為國學和鄉學兩種,國學設於都城,稱作辟雍和泮宮;鄉學設於地方,稱為庠、序。周代的官學中,就有釋奠的禮儀。《禮記・文王世子》記載:「凡學,春官釋奠於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
周代學校則分為國學和鄉學兩種,國學設於都城,稱作辟雍和泮宮。圖為漢代時的辟雍(大學)模型,陳列於北京國子監。(公有領域)
《禮記・文王世子》還記述了整個禮儀的過程。那就是大清早,國學中便響起了鼓號,預告周天子即將到來,以便讓大家準備。全體人員集合之後,天子在三公、九卿、諸侯等陪伴下駕到,乃下令有司行事,拿出「釋奠」禮和奏樂需要的器具,祭先師、先聖。
之後,周天子來到養老的所在,祭祀先人靈位,並設立三老五更和群老的席位。漢代鄭玄注《禮記》解釋說:「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養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
「三老」是鄉官之名。戰國時閭里及縣,均有三老,漢初鄉、縣也有三老,由年齡在五十歲以上者擔任。「五更」,則是指年老致仕而有經驗的老者。天子設立尊崇三老五更的儀式,並以對待父親和兄長的禮儀待之,是為了向天下表達孝悌之情。
鄭玄在註解中還說:「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何為「三德五事」?唐代孔穎達的註疏是:「三德謂正直、剛、柔。五事謂貌、言、視、聽、思也。」顯然,在古人看來,人生經歷豐富的老者更了解三德五事,而天子尊崇了解「三德五事」的老者,也是在德化天下。
「三老五更」儀式
再說周天子設立三老五更和群老的席位後,親自檢視奉予老者的美食美酒,等準備完畢,奏樂請諸老入席,天子獻酢致酒,其後作樂唱《清廟》之詩。唱完後,諸老相繼闡述父子君臣長幼的道理,以合德音。這是儀式中最重要的部分。接著,堂下獻上讚頌武王起事發兵、文王受天命有德當興的舞蹈《大武》祝福。
舞畢,周天子囑咐在場的公侯伯子男以及文武百官:大家回到自己的封地和管轄地,要在國學中照樣舉行養老之禮。這正體現了天子之仁,始於此而終則普及於天下。
從周代開始,尊養「三老五更」儀式始見諸於史書,後代帝王也開始沿用這個制度。
《漢書・禮樂志》記載「養三老五更於辟雍(註:古代學校)」。
《後漢書・明帝紀》記載:「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祿養終厥身。」李賢注引《漢官儀》曰:「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
《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記載:「其以祥(王祥)為三老, 小同(鄭小同)為五更。」
《北史・魏紀三》:「以尉元為三老,游明根為五更。又養國老、庶老,將行大射之禮。」
不過,到了宋代,尊養「三老五更」的儀式大量被省略,元代和明朝以後更無其禮。究其原因,大概與座椅在宋代普及,中國人坐姿改變後,跪拜禮成為了下對上的禮儀有關。據說,清乾隆三年(1738),乾隆皇帝一度心血來潮,向大臣們詢問恢復三老五更之禮的可能性,大學士張廷玉婉言勸止說這種古禮「臣下誰敢受之」。
「三老五更」的說法和尊養儀式就這樣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而天子禮敬臣下,向臣下行跪拜禮,也成為了歷史。
參考資料:
1、《周書》卷十五《于謹傳》。
2、《禮記》
責任編輯: 淡然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