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空氣品質差 PM2.5濃度最高(圖)


台灣民眾在常使用的6種通勤工具中,捷運的PM2.5濃度最高。(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環保署今(5日)公佈研究報告,顯示台灣民眾在常使用的6種通勤工具中,捷運的PM2.5濃度最高,由於捷運進站時,車輪與軌道會摩擦產生粒狀物質,而捷運又是室內空間,因換氣率較低導致。但研究數據是瞬間測量值,進入捷運車廂後,就不會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以環保角度來看,仍建議使用大眾運輸工具。

環保署與國家衛生研究院今日公佈「懸浮微粒特徵對民眾健康影響之研究」,顯示台灣2017年夏季,在捷運、公車、汽車、機車、步行、腳踏車共6種通勤方式中,捷運的PM2.5濃度最高。因捷運進站時,車輪與軌道會摩擦產生粒狀物質,揚起後造成空間懸浮微粒偏高,而地下捷運並非全罩式月臺,使PM2.5暴露量提升。

環保署指出,6種交通方式中,捷運的PM2.5濃度在夏季為大氣環境的1.68倍,機車為1.4倍、腳踏車為1.37倍、步行為1.36倍、公車為1.02倍,汽車為0.29倍,而冬季的排序大致與夏季相同。環保署強調,數據是瞬間測量值,如果時間拉長,受到空汙的影響會降低,而且在進入捷運車廂後,就不會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

環保署說明,民眾在捷運月台候車的時間短暫,相較於其他通勤方式,PM2.5暴露量不高,還請民眾多搭乘捷運與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如果仍有疑慮,可以配戴口罩或遠離通勤尖峰路段。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