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消費的時候,若是過於浪費,是否太不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呢?(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前日去一位朋友家,他們吃飯已接近尾聲,餐桌上就夫妻二人。我的那位朋友只挑自己所喜歡的菜吃,飯卻很少動。吃飽之後,碗裡還有很多餘飯,妻子讓他儘量吃完,不要浪費,他卻振振有辭:吃不完了,倒掉就是,無所謂的。
我在旁邊看了,對朋友說:挺可惜的,應該節約才是。他說:現在還談這些,多過時啊!
看看他,我微微一笑,不再言語。須知,十多年前,他在偏僻山區的一所學校做教師時,因家中弟兄多,他很難吃上飽飯。後來,結識了現在的妻子,在她的幫助下,度過難關,並考取碩士。畢業後,進了機關,生活好了,可卻也丟棄了很多美好的東西。那段艱苦的日子雖讓他刻骨銘心,也常常回憶,但眼前的他卻無法做到節儉。
常言道:飲水思源。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一粒一粒收割,一粒一粒歸倉,辛辛苦苦。當我們在消費的時候,如此浪費,是否太不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呢?試想:如果我們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也被他人如此糟蹋,一下子化為烏有,是否會覺得心痛?再從微觀的角度看,每一粒米都是一個個生命,當它們被肆意踐踏的時候,是否是對生命的蹂躪和漠視?
勤儉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尚書》說:「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左傳》引古語說:「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周易》曰:「儉德辟難」。可見,古人把能否做到勤儉視為關係生死敗亡的大事,絕不可輕忽。勤儉有助於防患於未然,即使在物質財富相對豐富的今天,戒奢從儉仍是值得我們崇尚的道德修養,值得提倡的一種精神,也是需要我們每個人身體力行的。
《尚書・大禹謨》記載「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國事上要勤勞,家庭生活要節儉,古代聖賢都是如此。堯、舜、禹對天下大事都盡心盡力,他們擁有天下但生活卻十分儉樸,經常穿著粗布衣裳,吃粗米飯,喝野菜湯,為天下人作出崇尚儉德的表率。
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引述別人的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用來訓誡子孫。人想過好日子本無可厚非,但是過於奢華是不可取的,而且人對物欲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商紂王用了一雙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他看到了紂王的貪欲一發將不可遏止。諸多王朝的敗亡,多因君王不理朝政、生活奢侈和淫迷所致。所以,節儉有助於抑制過份的欲望,是做人的一種美德。
民以食為天,生活於塵世,不可能不吃飯,溫飽是人的首要之事。只有在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才可談及人的其他問題。古代行軍打仗,必定糧草先行,否則軍隊一定沒有戰鬥力,瞬間潰敗。雖然現在物質財富相對豐富,但仍需節儉和勤勞,才能保證災荒時,有足夠的儲備,否則必受饑餓,甚至喪失性命。特別在目前,天災人禍如此頻仍,誰都不能保證自己是安全的,誰都不敢斷言自己的未來,或許哪天自己就遇到難遇之事,因此誰都不可掉以輕心。
勤儉之風不僅不會過時,而且依然時尚。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