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為李鴻章夫人趙小蓮與女兒李菊藕,右為張佩綸。(看中國合成圖)
張愛玲的爸爸叫張志沂,張志沂的媽媽叫李菊藕,爸爸叫張佩綸。
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張佩綸成名就很早。26歲的張佩綸在同治九年中舉,一年後中進士,下筆千言,慷慨好論天下事,端的好生厲害。
那時節,他是張之洞那波清流黨的主將,年少氣盛,雖然常在京城坐地,卻常覺得「哪個國家我沒有去過?」世界大勢都在眼中了!
1880年,法國開始侵佔安南;三年後,清朝派軍隊入安南,雖不與法國人交戰,卻想捍衛自己宗主國的地位。李鴻章當時正組織中國海軍建設和海防計畫,懂點兒國際法,跟朝廷說了:
——中國無權干涉法國與安南的協議,這是理論。
——中國無力把法軍趕出安南,這是實力。
——還是談判為妙,不然,就是為了個越南,直接與法國開戰啦。
張佩綸年少氣盛,當然看不下李鴻章如此畏縮。雖然他自己沒去過法國,沒去過安南,但讀聖賢書所為何事?張佩綸覺得,法國已是強弩之末,哼,就該給點顏色看看!
張佩綸文筆超卓,言辭便給。他與清流們認定戰爭的勝負,主要不靠兵器,而靠勇氣與美德。以他的標準,李鴻章顯然既無勇氣,又無美德,於是,「法國奸計婦孺皆知,唯李中堂一無所知」,又,「李中堂為法人所愚弄,朝堂又為李中堂所愚弄」。
一般認為,是張佩綸率先認定李鴻章是秦檜的——當然,張佩綸的彈劾功力極高,如侍郎賀壽慈、尚書萬青藜、董恂,都是被他彈劾下去的;罵罵李鴻章,那是小菜一碟。
李鴻章那邊則在利用自己歐洲的關係打探,基本確認法國人不想貿然投入大規模戰爭,只要河內與紅河的貿易航行權罷了。於是李鴻章去談判,1884年基本確定了:中國軍隊撤出越南,法國人自己與越南簽訂合約,法國允諾不侵犯中國,不要求賠款,而且絕不使用有損中國威望的字眼。到此為止,中國跟法國疑似是息事寧人了。
然而張佩綸憤怒了,覺得不能丟了越南,47封奏疏,大罵李鴻章賣國。
於是中法戰爭開始了。
張佩綸和李鴻章在同一佈景中拍攝的照片。(網絡圖片)
於是張佩綸被派到福建,會辦福建海防,抗擊法國人。
文筆精美、慷慨激昂的彈劾大王張佩綸到了前線。福建馬尾船政學堂23歲的天才詹天祐——嗯,就是我們熟悉的那位詹天祐——提醒他,要提防馬尾港的法軍戰艦。
張佩綸不聽,雲集自家十一艘戰艦扎堆;船長們跟他說這不好,張佩綸生氣了:一幫兵油子,欺負我不懂行是吧?我罵!——把船長們罵跑了。
法國人下了戰書,大家又請張佩綸準備交戰,張佩綸生氣了:一幫兵油子,嚇唬我要打仗了?我罵!——又把大家罵跑了。
終於法國艦隊升火過來了,張佩綸一看,大驚失色:哎呀?原來軍艦是這麼個玩意!毛骨悚然,膽戰心驚,忙請學生魏瀚去,請求法國人等一等,先別打,「我們沒準備好呢!」
——法國人大概想,我們之前戰書都下了,不等!開炮!
一小時內,十一艘中國軍艦全潰,法國人自己幫忙中國人建造的馬尾船廠,被自己摧毀了。
張佩綸呢?
這時他在鼓山上,一看這情勢不得了,撒腿就跑,找當地人敲門,求收留;當地人不理他:你誰呀?張佩綸急了:「我是會辦大臣!」
——我很懷疑當地人聽不懂這個職稱,總之吧:不收不收!
張佩綸只好跑,一路逃到了彭田鄉。
接下來,才是張佩綸一生最好玩的瞬間。
安頓下來了,手邊有了紙筆,張佩綸當然得發揮他的才華。
身為主戰派和前線督軍,全軍大潰,怎麼辦呢?
寫封奏章吧!
張佩綸的文筆實在是太好了,奏章寫得實在是太華麗,朝廷一看:好!看來是贏了!趕緊開國帑,發犒勞,還下令了,以後張佩綸兼船政!
——船都被轟沉了,兼什麼船政呢?
又過了幾天,朝廷聽說了真相,氣壞了:明明輸了,怎麼奏章花團錦簇,寫得好像贏了?
福建本地人民也不高興。總之,這事一追查,張佩綸倒了霉,戍邊去吧。
當時人都說:張佩綸身為好戰份子,沒事罵李鴻章;真領兵打仗,棄陣潛逃,真是個馬謖啊!
袁世凱後來說,「天下翰林真能通的,我眼裡只有三個半,張幼樵、徐菊人、楊蓮府,算三個全人,張季直算半個。」張幼樵就是張佩綸了。
按說張佩綸著實有才華,有學問,彈劾李鴻章、敗戰吹成勝仗,都了不得。
但終究文章翰林與現代戰爭,那是兩回事。
很遺憾的是,雖然張佩綸才華橫溢,但他不懂啥叫現代國際外交。他當然恨不能四夷賓服、萬國來朝,但國際外交和國際政治事務,早已發展為一門高度發達、極其細緻、法令瑣碎的科學,是雙方戴著鐐銬跳舞,而非各自舉著拳頭撒潑。
就在此事十六年後,老佛爺發神經向全世界宣戰;八國聯軍佔據北京,本來要就此瓜分中國,被張佩綸當漢奸的李鴻章開始做事了:
——先是東南互保,不奉朝廷的命,免得給列強入侵東南的藉口。
——對俄秘密交涉;對美法請求調解;對德國道歉;對日本動以種族情感相召;對英以長江商業利益之保護為詞。
——歐洲列強想瓜分,美國卻不想讓遠東利益受損,於是大呼門戶開放。李鴻章藉著美國這一點,要求保證中國領土完整、主權獨立。用循環照會(circular note)方式通知各國。按國際法規,這個有臨時協定的效果,如不適時提出異議,則被視為默許。
——李鴻章在國際公法裡,說中國是受害國:強調義和團是叛逆,慈禧們是被挾持的,宣戰詔書是矯詔。如此免去朝廷的責任,不用割地,只用賠款。
雖然是委曲求全,雖然《辛丑條約》讓大清賠了許多白銀,但中國沒有割地,連讓慈禧歸政都沒有。這本來是老佛爺闖的禍,李鴻章卻搞各色謀略、手段、利用法規與矛盾、榨取利益,弄回來的。
自然,在許多人眼裡,這依然是「李二先生賣國」罷了。
至於現代戰爭,那更已經遠非張佩綸們所想像的,靠勇氣靠人多就能解決問題的了。諸葛亮、王猛、王陽明這類資兼文武的本就是千古奇人,大多數沒有過行伍生活的,完全無法想像戰爭的複雜,何況現代軍事又非古代軍事可比,裝備、補給、動員、徵調、訓練、交通、編組,哪一樣不是大學問?那更不是嚷嚷幾句「我捐一條命,我們跟他們拼」就能解決的。
張佩綸們總以為戰爭如下棋,就像現代許多少年,打了點遊戲,就以為戰爭跟遊戲裡差不多了似的。可惜啊,戰爭一點都不浪漫,現代戰爭尤其不浪漫:枯燥、漫長、殘忍、人命如草芥。
一切煽動情緒輕言戰爭的,要麼是知道自己不會上戰場,要麼是根本不知道戰場是怎樣的。
哦對了,剛才說到張佩綸的太太——也就是張愛玲的奶奶——叫李菊藕。是,姓李,李鴻章的李。
在彈劾完李鴻章、去前線督軍、大敗而歸、遭遇流放四年後,張佩綸回京。
李鴻章不計舊惡,拉他當了自己的幕僚,還把時年22歲的女兒李菊藕嫁給了40歲的張佩綸。
張佩綸光緒十四年十月十三日日記,記錄「就婚合肥師節署。內人廿三歲,師之愛女也。」(網絡圖片)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